中文是我的養母! 新井一二三:夢幻的語言世界

日本中文作家新井一二三。(圖/記者盧映慈攝,下同)

記者盧映慈/採訪報導

上集:媽媽看不懂中文! 新井一二三用「外語書寫」逃脫掌控

三個人格

「我有3個人格,日文、中文、英文分別代表我的不同面向,合起來纔是完整的我。」

新井一二三說,母語跟外語使用的腦部是不同的,她將過去的痛苦轉嫁到英文上面之後,終於能夠直面那些受傷的經歷。但即便能夠客觀看待那些傷痕,在書寫上她仍小心翼翼,「有些傷口是不能和解的,對我而言,我還是不想再一次那麼痛苦,但至少可以和平共處,我寫出來是想告訴讀者怎麼面對。」

每天用3種語言生活,遇到事情輪流用3種語言想過一遍,她從中獲得許多意想不到的角度,包括在書寫時,都會想到這種語言面對的受衆、要怎麼剪裁寫作的材料等;日文對她來說,要擔心的是「會不會講出不該說的話」,英文擔心的是使用語言的能力夠不夠,而中文,則是充滿新鮮夢幻語言世界

「中文的聲調唱歌一樣,我在明治大學教中文的時候光是講到一個『ㄇㄚ ㄇㄚˊ ㄇㄚˇ ㄇㄚˋ』就忍不住笑起來,真的太美了!」而選擇中文書寫母親原因,除了母親看不懂中文以外,她用懷抱滿滿情感聲音說,「中文是我的養母,我實在太喜歡中文了!」

語言帶來的世界

「母語是一種統治手段」,新井一二三說,對於身爲日本人的她來說,母語是束縛的傷痕,代表母親,她只能說母語、寫母語,並聽從母親的話;而對於臺灣讀者來說,母語是「被奪」的,藉由語言來限制臺灣的多元性,創造「宗主國」的概念,雖然使用的手段不同,但同樣是一種壓抑。

新井一二三說,這種不同的角度其實也體現在單一語言上,對她來說,中文是很包容、很寬厚的養母,「中國太大了,我們說的『方言』其實就是各地不同的語言,中文只是共同語」,但在不同的政治立場之下,可能會有不同的感受,這也是她需要學習的地方

自己成爲母親之後,新井一二三說,她沒有什麼母語,生命中就是3種語言,但她不會強迫孩子跟着母親學習不同語言;但是她會帶着孩子閱讀、旅行,無論是不是要出走,「擁有不同選擇的權利」都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情,她想給予更多視野

原本逃離的母語,有一天因爲遇見另一半成爲唯一傾訴的語言,傷痕得以醫治了;原本愛憎的母親,在自己成了母親之後,終於告別捆綁的心理牢獄。」

爲了抵達精神和生活上,離母親最遠的地方,離母語最遠的地方,在哪裡? 是逃出之前,培養閱讀和獨立判斷思考的習慣; 是相信世界除了這裡之外,還有他方,還有彼處; 是越來越清楚自己可以走向光,如此,逃出的另一個定義是:

找到美,愛,自由連在一起的地方。

作者:新井一二三出版社大田出版《媽媽其實是皇后的毒蘋果?──新井一二三逃出母語的陰影誠品購書連結:https://goo.gl/DWkv2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