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躲老美製裁找回老將 接手梁孟鬆7奈米最大成就?

大陸晶圓代工龍頭中芯國際。(中新社

中芯國際16日於港交所正式公告,蔣尚義將回鍋中芯國際擔任董事長,引發現任聯合首席執行長梁孟鬆認爲不被尊重與信任,憤而在董事會上提出辭呈,中芯國際正積極挽留。至於蔣尚義的迴歸,是否能帶領中芯國際走出美國製裁陰霾,尤其是穩住梁孟鬆開拓的14奈米以下製程,甚至是先前由梁孟鬆證實先進製程精度已經接近7奈米制程的N+1製程技術,是否能繼續推動下去,成爲市場關注焦點

臺積營運長蔣尚義2013年從臺積電退休後,於2016年12月加入中芯國際,並在2019年卸下職務前往武漢弘芯擔任執行長,但隨着武漢弘芯這出10年最大半導體騙局被踢爆,蔣尚義萌生退意,並於今年7月離職、前往美國,隨後,在12月15日有陸媒報導指出,蔣尚義將回鍋中芯國際,並在16日於港交所證實消息

蔣尚義對於回鍋中芯國際,僅表示他只是單純的工程師,有權利追求我的理想事業目標,尤其是技術上的理想。他也表示與中芯國際董事長周子學很熟,並談論許久,主要是因爲他還對半導體有強烈熱情,非常衷於先進封裝技術與小晶片研發,在中芯國際實現理想會比較容易。

蔣尚義表示,中芯國際較武漢弘芯能力較強,有先進封裝基礎,現在中芯國際的先進製程已至14奈米、N+1、N+2製程,相信能實現他在先進封裝和系統整合的夢想,比武漢弘芯快至少4到5年。

蔣尚義也對於被稱爲臺積電叛將,他滿腹苦水,表示他沒有挖臺積電的人,也沒泄漏臺積電機密,不能說與臺積電有一點競爭關係就叫做傷害,武漢弘芯做的事情根本傷害不了臺積電,「爲什麼要把我講成這樣?」

中芯國際在11月初公佈今年第3季財報,這也是該公司遭到美國政府制裁後首個公佈的財報,若扣除政府1.38 億美元補貼,中芯國際仍處於虧損狀態好消息是,第二代先進工藝N+1製程已經進入小量試產階段

梁孟鬆當時表示,N+1製程正在穩定推進,預計未來2~3季,就能趕上原先制定產能填補到所需程度。該公司也引進ASML的DUV光刻設備,採用浸潤式微影技術,讓N+1製程技術逼近7奈米制程精度,藉此躲過美方制裁。

但隨着美國出口管制措施,導致先進製程研發所需的半導體生產設備無法進口,目前中芯國際今年第三季業績來自於14奈米制程貢獻營收(涵蓋28奈米)提升至14.6%,較前一季9.1%有所提升,但來僅來自於14奈米有多少部分無法得知。

以中芯國際目前資本支出投入在28奈米產能擴張,以及14奈米以下製程研發與客戶投單方面,蔣尚義上任的最大課題就是穩住這些既有的營運目標,若想要優先啓動一直想要執行的先進封裝技術,恐怕還得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