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ETF如何共享行業發展的“紅利”?

近期,流感問題影響到全國各地。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的信息顯示,急性呼吸道感染後,有些患者會出現咳嗽遷延不愈的問題。對於急性呼吸道感染引起的主要症狀,中醫藥在治療高燒、喉嚨痛、全身痠痛方面有獨特的效果。

而資本市場方面,2024年第四季度以來,A股市場中藥板塊上市公司併購動作密集。其中,僅2024年12月份就有12家公司發佈了收購或兼併公告。2025年伊始,全國中醫藥局重要會議指出,中醫藥系統要對標對錶重點任務,確保"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和中醫藥振興發展重大工程的目標如期實現,做好"十五五"謀篇佈局。在此背景下,近年來,隨着資本市場不斷髮展,中藥ETF作爲一種創新型的投資工具應運而生,爲投資者參與中藥行業發展提供新的途徑。

一、中藥ETF追蹤行業變化,多家中醫藥上市公司的業績穩健增長

在國內,中醫藥的運用有着悠久的歷史,相關部門也在積極推動中醫藥文化的傳承以及發揮中醫藥作用,爲此開展相關工作。2023年初,國家藥監局發佈《關於進一步加強中藥科學監管促進中藥傳承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把握中醫藥質量安全監管和中醫藥高質量發展面臨的新形勢。另外,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並加強中醫優勢專科建設。

與此同時,中醫藥也得到了資本市場各大投資者的廣泛關注。中證中藥指數是一個反映國內中藥行業整體表現的指數,該指數選取了50只涉及中藥生產與銷售等業務的上市公司證券作爲樣本,覆蓋了中藥概念類上市公司的整體表現。

而中藥ETF則是跟蹤中證中藥指數的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其持倉股與中證中藥指數大致相同,在此情況下,投資者通過投資中藥ETF,可以間接參與到中藥行業成長與發展上來。

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截至2025年1月16日,在中證中藥指數這50只成分股中,有兩家企業市值突破千億元,分別爲"片仔癀"和"雲南白藥",另外"華潤三九"及"同仁堂"突破500億元市值,"白雲山"緊隨其後。

從營業收入上看,2023年,以上5家企業的營業收入均突破百億元。其中,白雲山、雲南白藥、片仔癀、華潤三九及同仁堂的營業收入分別爲755.15億元、391.11億元、100.58億元、247.39億元、178.61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爲6.68%、7.19%、15.69%、36.83%、16.19%。

2024年1-9月,5家企業對應營收分別爲590.6億元、299.15億元、84.5億元、197.4億元、138.2億元。

而在淨利潤方面,以上5家中醫藥企業的淨利潤均處於盈利狀態,且整體保持增長態勢。

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2021-2023年及2024年1-9月,白雲山的歸母淨利潤分別爲37.2億元、39.67億元、40.56億元、31.59億元;華潤三九歸母淨利潤分別爲20.47億元、24.49億元、28.53億元、29.6億元;片仔癀的歸母淨利潤分別爲24.31億元、24.72億元、27.97億元、26.87億元;同仁堂的歸母淨利潤分別爲12.27億元、14.26億元、16.69億元、13.5億元;雲南白藥的歸母淨利潤分別爲28.04億元、30.01億元、40.94億元、43.27億元。

其中2023年,白雲山、華潤三九、片仔癀、同仁堂、雲南白藥的歸母淨利潤較上年同期分別增長了2.25%、16.5%、13.15%、17.04%、36.41%。

整體來看,上述企業的營收與淨利潤保持穩健增長,作爲中醫藥行業的代表性企業,或能由此展現出中醫藥行業良好的發展勢頭以及市場前景。

二、多隻中藥ETF成立以來收益率跑贏滬深300,資源整合推動行業發展

在資本市場上,中藥行業同樣受到來自不同投資者的關注,部分基金機構還發行了與之相關的中藥ETF,爲各大投資者提供了投資中醫藥行業的相關渠道。

2022年7月5日,國內首批中藥ETF拿到證監會批文,其中包括4只基金產品,分別由華泰柏瑞、鵬華、銀華、匯添富上述4家基金機構進行發行。

而上述4家基金公司的中證中藥ETF均採取了被動式指數化投資方法,按照成分股在標的指數中的基準權重指數化投資組合,並根據標的指數成分股及其權重的變化進行相應的調整。因此中證中藥ETF的走勢與中證中藥指數的走勢相似,反映了中醫藥行業整體的市場行情變化。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4只中藥ETF自成立以來收益率跑贏滬深300%。

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截至2025年1月24日,華泰柏瑞中證中藥ETF、鵬華中證中藥ETF、銀華中證中藥ETF、匯添富中證中藥ETF成立以來的收益率分別爲0.97%、-4.41%、-5.45%、3.3%,同期滬深300的漲幅分別爲-9.73%、-8.77%、-10.53%、-0.1%。

另外上述4只ETF於2024年四季報公佈其持倉的前十大重倉股情況一致,分別爲雲南白藥、片仔癀、東阿阿膠、同仁堂、華潤三九、白雲山、吉林敖東、以嶺藥業、天士力、佐力藥業。

而以上成分股佔其對應基金資產的淨值比例稍有不同,但整體差距較小。在各中藥ETF的成分股持倉情況來看,雲南白藥和片仔癀在中藥ETF中的佔比相對較高,緊隨其後的是東阿阿膠、同仁堂、華潤三九、白雲山。

此外,中藥ETF還獲得了不少機構投資者的支持。

以鵬華中證中藥ETF爲例,據其2024年中報披露的前十大基金持有人的相關信息,包括像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等機構投資者也通過中藥ETF參與到中藥行業的投資上來。

除了機構投資者外,也有不少個人投資者選擇中藥ETF,作爲配置中藥行業資產的投資途徑。

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截至2024年6月30日,鵬華中證中藥ETF、匯添富中證中藥ETF、銀華中證中藥ETF、華泰柏瑞中證中藥ETF對應的持有人結構中,個人投資者佔比分別爲68.76%、29.32%、92.83%、82.23%。

可見,除了匯添富中證中藥ETF以機構投資者爲主外,其餘三家基金公司的基金持有人在上述基金中則主要以個人投資者爲主。

簡言之,中藥ETF作爲"聯繫"中醫藥行業的投資工具,它不僅爲個人投資者提供了參與中醫藥行業發展與建設的機會,同時也支持了中醫藥行業的持續成長與壯大,促進了全民健康的提升,對於社會有着促進健康產業發展的重要意義。

另外,中藥ETF整合了中醫藥行業的衆多成分股,這一特性爲個人投資者帶來了許多優勢。從行業層面看,它有力地推動了資源整合,促使整個中醫藥行業朝着更爲高效、創新的方向發展。

2024年8月26日,國家中醫藥局等五部門聯合發佈《關於加快推進縣級中醫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意見》。該意見指出,到2025年,80%以上縣級中醫醫院力爭達到二級甲等以上中醫醫院水平,500所左右縣級中醫醫院力爭達到三級中醫醫院水平。

整體而言,中醫藥行業發展獲得了多個部門的支持與幫助,除了機構投資者外,個人投資者也能夠通過中藥ETF間接參與中醫藥行業"集中資源辦大事"的進程中,並共享中醫藥行業發展的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