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紀念堂轉型 促轉會要求「撤出三軍儀隊」

中正紀念堂。(資料照)

記者徐政璿/臺北報導

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今(17)日召開半年工作進度報告記者會代理主委楊翠表示,已向文化部提出5項中正紀念堂轉型的原則,其中包括將中正紀念堂規劃爲獨立機構或第三部門組織,由民間入士參與運作,接受各方監督,也可避免因政權更迭而一再轉向。

5項建議案分別是「解除現存地景威權性格」、「銘記從威權統治到挑戰威權的歷史軌跡」、「推動人權民主法治相關研究調查普及公民教育」、「規劃能夠有效履行以上原則所列舉職能的組織或架構」及「修法過程中,應有迴應轉型正義工作的過渡措施」。

楊翠表示,此建議是11月經委員會議審議通過後,將「中正紀念堂轉型原則建議」送交文化部,目的在於鞏固與彰顯民主和人權價值

「迴應轉型正義工作的過渡措施」部分,楊翠表示,中正紀念堂是民衆日常生活休憩空間,更是知名觀光景點,爲了促進社會溝通、彰顯臺灣重視人權與民主價值,未來「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組織法」應規劃撤出三軍儀隊,舉辦民主與人權相關常設展。

「解除現存地景的威權性格」部分,楊翠指出,目前中正紀念堂園區景觀大量運用帝王宮殿皇室陵寢的空間語彙,目的在建構黨國史觀偉人崇拜,因此促轉會建議以公共性開放性標準,重新改寫園區內各種威權象徵涵義,讓園區的詮釋權、使用權迴歸公民社會。

至於促轉會是否主張國幣改版,楊翠表示,目前有威權象徵的國幣面額新臺幣1元、5元、舊版10元(蔣介石肖像)及鈔票200元,促轉會也正式行文中央銀行,希望他們提供民國89年、91年及94年改版成本,會對此研究、協商,再進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