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恢復VS被動恢復 誰對跑者更有利?

本站體育5月4日報道:

跑者在完成一次高強度或難度大的訓練之後,必須讓身體得到充分恢復之後才能進行下一次訓練。研究表明,主動恢復比被動恢復能給跑者帶來更大的益處。

主動恢復性練習

被動恢復通常是指跑者完全休息,比如坐着或躺着不動,而主動恢復則是指通過低強度的身體活動來促進身體恢復。動態恢復的類型通常包括三種,第一種是指訓練結束之後的身體冷卻。比如完成了12次400米間歇跑,最後通過10分鐘的慢跑讓身體逐漸恢復正常狀態,這10分鐘的慢跑就屬於動態恢復的一種。研究表明,這有利於加快身體恢復,減輕身體疲勞。

第二種是運動期間的動態恢復。比如跑者進行力量訓練,每完成一組訓練之後,通過仰臥起坐或者慢跳繩,而不是站着不動,同樣能加快身體恢復,然後進行接下來的練習。

第三種是完成高強度練習的次日進行低強度練習,同樣被視爲動態恢復。時間較長的高強度運動之後,身體恢復時間可能會超過24小時,次日進行的低強度運動仍然可被視爲恢復性練習。

跑步過程中,肌肉纖維和結締組織會出現輕微的撕裂和損傷。如果跑者能夠及時補給充足的營養,並讓身體得到修復,肌肉纖維就會再生而變得更加強壯。而動態恢復恰好能加快這一進程,意味着加快身體恢復的速度。

在加快身體恢復的過程中,流向肌肉的血液增加,同時能將運動時產生的廢物排出體外。由此,可以減輕體內的炎症,身體的疼痛感也會減輕。

常見的主動恢復性練習包括,游泳、瑜伽、普拉提、步走、慢跑、遠足、泡沫軸按摩、深水跑步、健美體操、輕力量訓練、橢圓機、太極等。跑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