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市騎樓順平計劃 首階段完成24路段 年底前完成30條路段

新竹市政府啓動騎樓順平計劃,首階段完成火車站前、舊城區24條路段。(陳育賢攝)

新竹市政府啓動騎樓順平計劃,首階段完成火車站前、舊城區24條路段,淨空騎樓違章佔用、路障,此外也透過「新竹好行」標線,爲行人讓出騎樓通行動線,另,今年將再啓動6條路線順平騎樓工程,年底完成全市30條路段。

市長林智堅表示,他上任後推動步行城市,先串起隆恩圳、綠園道等綠帶,接續全面改善通學步道,2020年起啓動首波騎樓順平計劃,以市中心向外1公里爲目標範圍,已完成24條路段改善,包括串聯火車站至舊城區步行環境,已完成1萬915公尺長的騎樓順平工作。

工務處說明,騎樓順平計劃啓動迄今共改善24條路段,包含中正路、中山路、北門街、東門街、演藝路、北大路、大同路、東前街、中華路2段、信義街、勝利路、林森路、民族路、中央路、自由路、經國路1段、西門街等。

今年將再改善6條路段,以串聯火車站、城隍廟、市立棒球場、東門圓環、學校及醫療院所等爲優先,包含北大路、西大路、文昌街、武昌街、復興路、中山路等,共計3495公尺。

另爲配合新竹市立棒球場7月啓用,市府優先改善西大路(經國路、北大路)、北大路(西大路、北門街),全案預計年底完工。

工務處指出,此次騎樓淨空措施有3大要點,包括騎樓範圍內除主建物與特殊設備,違章建築、固定式障礙物、移動式障礙物必須限期拆除、淨空,違規停車持續勸導。

另,騎樓地面以修順高低差爲原則,不更動騎樓鋪面,高差小於30公分將以坡道順平,大於30公分的則以坡道搭配階梯爲原則,完成後交通處將在騎樓內貼出2公尺寬行人通行空間範圍,確保行走動線順暢無阻。

此外,考量附近住戶、商家停車需求,「新竹好行」灰色標線內爲通行動線、標線外開放停機車。

市府表示,騎樓在臺灣屢見違規使用情形,新竹市也不例外,騎樓屬道路範圍,專供行人通行使用,應保持供公衆通行,未來將持續推動騎樓順平改善工程,提供更多行人友善的場域,藉由打通騎樓空間及人行道串連方式建置安全與友善的人行環境,以保障行人步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