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共聘照服員 全責照護擴大試辦

民衆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主張政府應增加「全責護理」預算,衛福部健保署7日隨即釋出「全責照護試辦計劃」最新進展,即日起試辦醫院擴大至84家,釋出4414牀供民衆共聘照服員,民衆每日負擔費用最多1050元。(本報資料照片)

2024大選推進民衆的醫衛福利。民衆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6日發表醫療政見,主張政府應增加「全責護理」的預算,長輩住院看護費,主要由健保負擔部分,民衆只需負擔400至800元。政見公佈隔日,衛福部健保署7日釋出全責照護試辦計劃最新進展,即日起試辦醫院已擴大至84家,合計釋出4414牀供民衆共聘照服員,民衆每日負擔費用最多1050元,1年內嘉惠7.5萬人。

醫院聘僱培訓 每日負擔最多1050元

家中若有長輩住院,家屬無法請假陪同,須請看護工代爲照顧,一天就要2200元,一個月得要6萬多元,是很沉重的負擔。柯文哲前天在醫療政策記者會表示,全責護理要增加預算,由健保支出一部分,家屬負擔400至800元,經濟狀況較差的人再多補助一點,讓住院看護免煩惱。

柯文哲強調,少子化會愈來愈嚴重,全責護理必須在最短時間建立起來。

所謂全責照護,就是住院整合照護,指病患住院期間不必自聘看護,由醫院聘僱、培訓與管理照服員予以照護。衛福部長薛瑞元去年底接受《中國時報》專訪時表示,相較一對一照護,全責照護支出較少,民衆只需負擔約三分之一的費用,照服員可同時照顧3、4人,並規畫先從試辦計劃做起,逐步讓住院看護納入健保。

1年5.6億預算 衛福部遭諷突然醒了

在柯文哲提出政見後,健保署昨日表示,已在推動全責照護,第1年編列3億預算,覈定40家醫院、2847牀,自今年8月底開始的1年內編列5.6億元,覈定84家醫院、4414牀供民衆使用,8月28日已開始收案。柯辦發言人陳智菡質問,衛福部是突然醒了?這些本來就該做的事,爲何多年來不趕緊做?根本是欺負老百姓弱勢、忽視人民真實需求。

健保署醫務管理組組長劉林義說,健保將支付750點給醫院,由於各醫院招募的看護工成本不同,民衆須負擔多少服務費,由醫院決定,但至多收取1050元,部分醫院因人力充足,甚至不會收費。臺大醫院、萬芳醫院、亞東醫院、北榮、林口長庚、中榮、奇美醫院、高醫等都已加入試辦計劃。

臺灣全癌症病友連線秘書長齊秀惠表示,面對家人住院,民衆最害怕的就是找不到照顧人力,自聘一對一照服員約需2200至2400元,若共聘照服員至多負擔1050元,有助減輕家屬經濟壓力。

臺灣病友聯盟理事長吳鴻來認爲,比起民衆自己找照顧人力,冒着品質不佳、請到黑工、外勞逃跑的風險,共聘照服員是更安全的選擇。

計劃立意良善 護理師憂心執行困難

有護理人員私下表示,該計劃立意良善,但執行困難,爲媒合數名患者分擔看護費,得安排不同科別的病人混住同一病房,反而造成行政及護理負擔,這也是試辦成效打折扣的原因,尤其新冠疫情後護理和照護人力都面臨短缺,如果無法從根本解決問題,恐怕仍難解人力缺口。

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肯定這項政策的美意,他表示政府未來若打算全面推動,將照服員納入健保,一定要有完善配套,但是對醫院而言,聘僱照服員不僅要負擔招募成本,又因感控標準高,教育訓練的成本也高,要有足夠預算纔可支應。

但是洪子仁指出,長照機構護理之家每日平均需要1500元,政府推動全責照護,民衆每日負擔至多1050元,相較之下,他擔心,若共聘照服員的負擔低於長照機構,家屬可能會將病患全往醫院送,塞爆醫院。未來若正式納健保,可能需要上百億元,會造成其他醫療的排擠,務必審慎考量財務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