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請看護成常態」家屬負擔重 共聘照護省錢兼改陪病文化

住院請看護已經成爲一種常態,圖爲住院病房資料照。(圖/記者姜國輝攝)

記者洪巧藍臺北報導

住院請看護情況國內相當常見,民進黨立委吳玉琴今(7)日表示,統計每年醫院一對一看護需求費用高達660億,然而現在看護七成醫院外包收費資格品質都沒有保障,這項花費也成爲家屬沈重負擔。建議比照主流國家推動「全責照護」,將照護工作讓醫院團隊分級負責。衛福部次長薛瑞元則表示,臺灣陪病文化根深柢固,建議先推動「共聘照顧」,再往全責照護方向發展

家中有人生病,家屬經常要負起陪病的責任,如果是長者生病,沒有陪病更可能被當成不孝的象徵,「住院請看護」發展成常態來幫忙做照顧陪病工作。民進黨立委吳玉琴7日舉行記者會,與《報導者》、《今週刊合作調查數據指出,臺灣一年住院約340萬人次、平均每次住院9.55天,醫院一對一看護需求和成本一年達到660億元。

調查也發現,全臺19家醫學中心有13家把照服、看護工作外包,僅進行抽傭、收租但不必負責,讓相關收費、資格、品質等標準不在醫院管理當中

吳玉琴表示,這個問題比起傳染疾病SARS還要嚴重,臺灣高齡化又少子女化,以後生病勢必得請人照顧,然而聘用看護費用全部自付,更造成沉重負擔。她建議,臺灣應該仿效美國日本採行「全責照護」制,病人住院的一切照護工作,由醫護或病房助理照服員等分級負責,家屬只需要親情上的陪伴,不用自己請假,或者出錢請看護來幫醫院補足人力

▲衛福部次長薛瑞元(左)說明看護政策。(圖/記者洪巧藍攝)

衛福部次長薛瑞元表示,衛福部已經在10月公佈《醫院照顧服務員管理要點》,要求醫院必須對看護進行管理,不管是否外包。他也提到,以要點規範強制力或許不足,後續會規劃用評鑑等管理方式強化。

至於全責照護,薛瑞元表示,他認同未來住院病患應該減少家屬陪病,事實上病房有陪病牀還可能影響醫療護理工作。然而初估國內一對一看護缺口達到4萬多,目前國內領有執照並從事照顧服務的人員約4萬4千人,包含長照居家社區服務約1萬5千人、機構服務1萬8千人、醫院1萬多人,若一下全部推動到醫院看護,長照就倒了。他認爲現階段應該要「普遍做」,但是不要「全面推」。

衛福部正在試辦「共聘照護」,讓醫院規劃部分病房進行看護共聘,可能不同科別混收或者單科進行,重點是,當患者選擇住到共聘照護病房,負擔看護費用會比一對一少,條件則是家屬不可以在這陪病,只能來探病。

若初步評估共聘確實減少民衆負擔,後續再依照模式推廣到逾半數病牀都達到共聘,屆時或許也可以考慮納入健保,最後再往「全責照護」方向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