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四川省國家級羌族文化生態保護區成果展啓幕

金秋時節,11月15日,羌族同胞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羌年。同天,第四屆四川省國家級羌族文化生態保護區成果展暨2020年羌年慶祝活動米亞羅紅葉溫泉節系列活動也在理縣桃坪羌寨正式啓幕。

由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中共阿壩州委、阿壩州人民政府主辦,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阿壩州文化體育和旅遊局、中共理縣縣委、理縣人民政府、阿壩州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承辦的第四屆四川省國家級羌族文化生態保護區成果展暨2020年羌年慶祝活動、米亞羅紅葉溫泉節系列活動以“幸福羌年 吉祥理縣”爲主題,旨在充分展示在四川省和阿壩州各級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理縣堅持以“民族團結進步”爲指導思想,以“全域旅遊”爲發展思路,堅持文化生態資源保護與科學開發合理利用並重的理念,積極努力創建“天府文化旅遊品牌”,爲民族地區在新時代的融合發展注入新活力,展示新形象。

系列活動圍繞“一年一展一節一會”4個主體活動,舉辦一系列民族傳統節慶、非遺展演展示展銷、學術研討、旅遊節會等文旅活動,並同步在網絡平臺上開展直播、“雲展覽”、帶貨等線上活動,內容豐富多彩、極具民族特色正值理縣正式入選第二批天府旅遊名縣之際,理縣以羌族傳統節日“羌年”和一年一度的紅葉溫泉文化旅遊節等節慶爲載體,積極推進“藏羌民族文化走廊”旅遊精品目的地,豐富並提升阿壩州地域特色文化生態旅遊

藍天白雲彩林環抱的山水間,在神秘的東方古堡——桃坪羌寨,理縣藏、羌民族團結攜手共同迎賓。新創的儀式歌舞節目不僅將大家的思緒帶入了理縣這片自古以來“天人合一”、萬物和諧的高原淨土之中,更將理縣各族人民在“脫貧奔康”的路上心手相連,感恩奮進的精神風貌展現出來,讓紅葉與溫泉成爲這一方水土中最獨特的生態禮物賜予人間並致以最美好的祝福

羌年慶祝活動在羌族傳統儀式中拉開序幕。“釋比”唱唸古老的經文,與天地神靈對話,並帶領羌族男兒敲響羊皮鼓,爲衆生祈福,祝願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四季平安。祈福儀式結束後,來自茂縣汶川松潘黑水北川平武成都市寶山羌族兒女和理縣藏羌兒女一道以最爲隆重的“年歌宴舞”,誠邀來自遠方的客人一同品嚐羌家的美食,感受羌族迎賓禮儀歌舞的熱情。

隨後,將羌笛口弦、民歌等羌族傳統音樂以“歌會串燒”的形式進行有機整合,並加以時尚化的包裝,成系列的展示於舞臺上的“賽歌環節,讓現場觀衆全方位、零距離地沉浸在民族的視聽盛宴中;各個表演隊將本地區最具代表性的服飾元素加以時尚化的設計,並將這些盛裝呈現於舞臺之上,從古老的色彩紋樣,到潮流的剪裁拼接,“賽裝”環節讓觀衆們充分領略到了羌族服飾文化的絕美風采;將各個地區最具代表性的傳統舞蹈等加以藝術化、時尚化的編排,並以各個表演隊互相“競技”的方式的“賽舞”環節,生動地展示羌族傳統舞蹈的獨特魅力;最後,熱情好客的藏羌兒女邀請現場的賓客共同參與“轉山?轉寨?轉吉祥”的互動儀式,感恩天地、日月、草木、山川的饋贈,滿載藏羌兒女的祝福,走向更加美好幸福的明天!

據瞭解,第四屆四川省國家級羌族文化生態保護區成果展已於11月14在桃坪羌寨開展,並將持續到18日,理縣、茂縣、汶川、松潘、黑水、北川、平武、成都市南寶山等地通過靜態展板、影像、羌笛等非遺產品和實物、出版物等,結合羌族口弦、羌族沙朗、羊皮鼓舞、三吹三打、山歌活態非遺展示,全面展示國家級羌族文化生態保護區十餘年的建設取得歷史成就,讓大家在沉浸式體驗中感受羌文化的獨特魅力,理縣羌年、博巴森根、川西藏族山歌、羌繡在內的4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項目更是齊齊亮相活動中,爲觀展者展現理縣爲羌族文化傳承發展所作出的積極貢獻;11月15日下午,來自文旅部民族民間中心等單位和甘肅、寧夏、陝西等省的專家學者,將與四川的專家學者們薈聚理縣吉祥谷會議中心,充分論證國家級羌族文化生態保護區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的獨特路徑、創新實踐和重大價值,進一步堅定各族羣衆的文化自信,推動國家級羌族文化生態區高質量發展;在理縣城特色街區、桃坪羌寨舉行的非遺展銷、非遺惠民展演將持續到21日,組合創新非遺文創產品展示展銷、羌族羣衆巡遊、特色民族歌舞等元素,掀起慶豐收、話團圓、歡度羌年的高潮。豐富多彩的活動安排一定會讓來自四面八方的朋友,乘興而來、盡興而歸。

“賞紅葉、浴溫泉、玩冰雪、住寨子、體驗藏羌風情”已成爲天府旅遊名縣——理縣旅遊的一張靚麗名片,吸引了廣大遊客慕名而來。如今正值五彩樹葉與皚皚雪山交相輝映的時節,理縣境內楓葉流丹、層林盡染,多彩畫卷躍入眼簾,看不完賞不盡的美色美景,說不完道不盡的民風民俗,詮釋着理縣“吉祥之地”的深刻內涵,多彩理縣等你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