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洪小文:希望人工智能從業人員都發誓不作惡

出品 | 本站智能(公衆號smartman163)

期號 | 總第73期(2018年4月訪於北京)

作者 | 小羿

不久前,43歲的微軟邁出了轉型中堅實的一步,終結Windows的主導地位,擁抱雲與AI。

與此同時,微軟亞洲研究院即將迎來它的20歲生日,洪小文透露將開放AI技術和人才,開啓合作模式。

對微軟來說,架構變化帶來了哪些機遇?對於亞洲研究院來說,有哪些新的業務規劃?以及,在最近頻發的數據隱私、網絡安全,甚至是道德問題上,微軟正在進行哪些前沿的探索?一起來聽聽洪小文的最新觀點。

談重組:微軟是平臺公司,將抓住數字化轉型服務的機遇

本站智能:微軟前不久宣佈架構重組押注雲與AI,未來如何做商業化,有哪些機遇?

洪小文:微軟重組的新部門叫“Cloud+AI”,這也是我看好的“ABC”的模式,A代表AI、B代表大數據、C代表雲計算,三者缺一不可。

微軟一直致力於做一家平臺公司,現在所有的行爲都被數字化了,大家都看到數字化轉型這樣一個巨大的機會,A+B+C,可以幫助每一個公司,每一個人。

我認爲在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四個方向上,微軟都有機遇:

第一是提升產品和服務。“ABC”可以推動產品迭代,以前我們叫“互聯網+”,現在叫“AI+”,其實說的都是數字化轉型。

第二是拉近公司與客戶的距離。每一個公司都有自己的客戶,ABC可以幫助公司拉近與客戶的距離,不用等到客戶投訴,就能給客戶提供積極的服務,讓客戶變成你的粉絲,變成市場宣傳的一部分。

第三是提升公司運營效率,每一個公司都可以用“ABC”的方法讓公司運營更有效率,這個大家都明白就不多贅述了。

第四是幫助員工得到自我提升,讓他們不僅在工作、生活、家庭上相得益彰,還能激發員工的潛力和創造力。在這一方面,微軟更是擁有衆多生產力工具產品。

總之,微軟是一家平臺公司,我們要在背後爲各個公司的數字化轉型提供“彈藥”,讓他們在AI時代去“挖金”。我們內部的數據顯示,微軟每賺1美元,微軟的合作伙伴就能賺16.45美元。

談規劃:微軟亞洲研究院將開放AI技術和人才

本站智能:基於微軟以上的調整,微軟亞洲研究院今年有什麼樣的業務規劃?

洪小文: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也是微軟亞洲研究院成立20週年,20年前微軟亞洲研究院成立的時候目標就是做人工智能的相關研究,我們生逢其時。

目前人工智能領域的技術比賽,大家炒的比較多的無非四個領域,語音識別、計算機視覺、機器翻譯、機器閱讀理解。在這四個領域的比賽中,微軟都率先超越人類對比水平,而這其中有三個是微軟亞洲研究院主導做出來的,另外一個我們也有參與。所以,首先我們還是要保持在科研上的創造力。

其次,目前科技進步的速度變快,從技術到產品落地的速度也加快了,微軟亞洲研究院在今年的新計劃就是把技術和人才都開放,和國內的公司合作,來幫助他們做數字化轉型。我們最近將推出DTaaS服務,爲國內公司做數字化轉型提供諮詢和技術支持。

微軟亞洲研究院於去年11月成立了“創新匯”,這是一個匯聚創新、經驗、技術的平臺,我們希望能夠與中國市場上的大型企業、投資機構、政府部門建立更加廣泛和深入的合作紐帶,搭建跨行業的溝通平臺,實現共贏。目前可以透露的是,微軟亞洲研究院已經與華夏基金、培生集團以及東方海外航運 (OOCL)等公司達成了戰略合作,一起開發創新產品和行業解決方案,這將會成爲一個非常新的對雙贏模式的探索。

本站智能:微軟亞洲研究院如何選擇AI研究方向?未來將重點關注哪些技術方向?

洪小文:我們對每一樣的AI技術都會精益求精,像視覺、語義、翻譯、QA等等,其實還有很多的東西可以去做。

另一方面,降低AI開發者的門檻也是我們大力要做的事情。我認爲,做AI的門檻,必須要降低到像做數據庫一樣簡單,只有這樣才能做出爆發式的應用,AI的下一個爆發期纔會到來。

談市場:AI行業需要冷卻沉澱,看好AI在製造業、醫療行業、農業的落地

本站智能:最近有一種說法,稱AI的熱度在未來一年會慢慢冷卻下來,您怎麼看未來一兩年的行業態勢?

洪小文:我比較同意這個觀點。歷史證明,炒得過火的東西都會有冷卻下來的時候。AI目前肯定有炒得過熱的因素在,所以肯定會有冷卻的時候。冷卻的過程就像淘金,需要沉澱,沉澱後就會出現高價值的東西。所以我認爲,AI領域的適當冷卻不見得是壞事。

對於AI的落地應用,首先我非常看好To B業務,因爲每個公司在數字化轉型的時候都需要這樣的服務。另外,如果你問我未來一兩年什麼樣的應用能做出來,我很難說,但我覺得製造業、醫療行業、農業特別需要人工智能技術,我也看好AI在這幾個領域的應用。

談擔憂:數據管理必須加強,希望更多公司加入“數字日內瓦合約”

本站智能:AI的發展也讓人們開始擔憂數據隱私、網絡安全,甚至是道德問題,您認爲該如何解決?

洪小文:AI技術被惡意使用會給人們帶來一些擔憂,但技術本身是無辜的。

大家第一個擔心的是AI時代的數據隱私泄露,我認爲數據的管理需要加強,當你有相關數據的時候,要限制你有些事情就無法做。就像證券監管部門的工作人員不能炒股,更不能把消息透露出去,這就是很好的例子。

具體來說,目前大部分的互聯網應用都是免費的,包括微信、Facebook都不向消費者收費,那他們靠什麼賺錢?其實是廣告。而廣告的商業模式就是讓投廣告的公司找到目標人羣。廣告有兩種,一種是想把產品賣給你,一種是做品牌效應。所以,我的觀點是,如果消費者不想互聯網公司利用自己的數據推送廣告,那就支付一部分錢,這是未來一種可行的方向。

從政府的層面,可能需要立法管理網絡公司的行爲,歐洲的GDPR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它首次提出遺忘權。就是說,如果有一天用戶不想用這家公司的服務了,可以申請數據完全刪除。但是,這項規則實施的基礎是必須建立公司與公司、公司與用戶之間的信任。

第二,涉及到網絡安全的問題,很多人都認爲數據在雲上容易受到網絡攻擊,但其實雲計算更加安全,而且公有云比私有云安全。這就好像你有很多錢,放在大銀行裡肯定比放在家裡安全,因爲銀行會花更多的精力和資源去保障安全。現在美國大部分公司,甚至政府都用的是公有云,而在公有云領域,微軟的信任度排名第一。

第三,關於AI道德的問題,去年微軟總裁Brad Smith提出“數字日內瓦合約”,這個靈感來自於1949年的“日內瓦合約”,後者提出即使在戰爭時代,平民百姓的生命財產也要受到保障,這個合約後來很多國家都簽了字。而“數字日內瓦合約”則是希望各個國家的公司都簽訂一個合約,即在和平時代,每一個公司都必須中立,不能幫助任何國家攻擊平民,而且要100%地幫助用戶防止網絡攻擊。

另外,微軟還建立了“AI道德委員會”,出版了一本書詳細闡述了數據管理的重要性、防止數據歧視的辦法、AI如何扶貧、AI與道德的關係、AI對工作的影響等一系列問題。對於AI替代工作的話題,我認爲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教育;對於AI道德的問題,我們可以效仿醫學界的“希波克拉底誓言”,規範AI從業人員的社會責任和職業道德。

談意識:目前所有的智能都是AI+HI,想做出有意識的AI非常難

本站智能:我們是否要一個有意識的人工智能機器人?未來我們能否做出這種AI系統?

洪小文:我個人覺得,想做出有意識的AI非常難,因爲有意識的生物非常少。科學家曾經做過一個“鏡子測驗”(Mirror Test),就是讓很多種動物看鏡子,看它們知不知道鏡子中的生物是自己,結果大部分動物都沒有通過,包括狗和貓也沒有通過,只有海豚、猩猩、被訓練的猴子等少數動物才獲得通過。如果按照這個測試,除了人,只有極少數的生物有意識。意識是一件非常特殊的東西,甚至有人認爲有靈魂的東西纔有意識。

所以,機器不會有意識,機器也許只能模擬意識。我們能控制的絕對不是意識。現在所有的智能都是AI+HI(人工智能+人類智慧),我不能說未來我們絕對做不出有意識的AI,我只能說很難,現在沒有任何蛛絲馬跡能證明我們能做出有意識的AI,而且從應用的角度來說也沒有太大意義。(完)

注:《AI英雄》人物專訪隸屬本站智能工作室,與行業人士一起洞察技術趨勢,捕捉行業機會。轉載請註明出處,違者必究!

點擊查看《AI英雄》專題,往期內容一步直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