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傳‧真-創造海運快遞 公平競爭經營環境

主管機關應打造通關一致化。圖/本報資料照片

臺灣目前海運快遞專區共有5家,臺北港3家,高雄港2家,再加上臺中港籌設中的2家,未來將共有7家以上,足見臺灣各港口均適合經營海運快遞,但也要有公平的經營環境,始能在各港健全均衡發展。

臺灣海運快遞的貨物來源地及貨物的品項,均大致相同,收貨人也都遍佈全國,因此,貨物從北中南哪一港口進口,就派送而言,都差不多,但假如同樣的貨物其通關便捷、卡關次數、納稅金額多寡有顯著的差異,那麼選擇進口港就會成爲營運考量的關鍵因素。例如,假如在甲港平均每櫃繳稅2萬元,但在乙港平均每櫃繳稅6萬元,每櫃相差4萬元,那麼大家都會優先從甲港進口,出口人也會指定由甲港進口以利電商低價競爭。繳稅繳得少,主要是以低報價格及部分貨物以「化整爲零」逃稅且未被查獲所造成的。

亞太經合會(APEC)要求各會員國海關要做到「四化」的目標,即便捷化、課責化、一致化及透明化,其中「一致化」更牽涉到業者經商的可預測性及公平競爭,它是海關的天職,是不能以任何理由卸責的。所謂「一致化」就是同樣業務,各關區;同關區各相關單位;同單位各相關承辦人;同承辦人在每一天,對不同申辦人作法均能一致。

臺灣海運快遞的性質特殊,「一致化」更顯重要,因它不僅影響海運快遞專區業者的公平競爭,也影響海關本身的監管品質。假如某一關區特別鬆,則大家就越往那邊去,但該關區人力未增加,監管能力不足,各項執法作業可能無法做到位,不但國庫會有損失,要做壞事的人可能也會選擇往那裡去,如此惡性循環,該關的風險就會升高。

過去曾發生一個案例:有一家貨棧抗議,聲稱他們C2報單(即僅需文件審覈)的貨,常被打下去驗,而另一家則很少,結果有很多貨跑到另一家去,生意大受影響。還好該通關單位主管據報後,立刻查明處理以示盡責並避嫌。類似的情況,在海運快遞專區經營上也可能發生,上級機關宜負起「一致化」的責任,實施「公平治理」,設定指標,考覈各關執法的寬嚴有無明顯的差異,例如每櫃平均繳稅額、查驗比率、每櫃平均補稅金額、查獲「化整爲零」案件數等。業者也可以實施「企業共管」,自行以兩櫃相同品項、數量、價格的貨物送不同港口測試通關一致性。

總之,海運快遞專區業者本身固然要防營運風險,但我們也希望主管機關能配合以通關一致化,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