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傳真-韌性爲疫後的核心競爭力
2020年耶誕夜不平靜,資安羣組叮咚叮咚。朋友提到IDC首度將數位韌性納入企業未來數位轉型的核心競爭力。他說:「四處都在韌性,資訊韌性、資安韌性…」。另一個人開玩笑着說,「(韌性是)牙齒不好、咬不爛」。
腦中盡是兩三天前參與的全國科學技術會議。在科技部強調以人爲本的科技,到底韌性的價值爲何?身邊的耶誕樹燈一閃一閃亮着,某段音樂歌詞打中我:「人再有本事也難抵抗命運的不仁慈」。新冠肺炎重創全球經濟,不論是個人還是組織都無法倖免於難。如果韌性是核心競爭力,從政策角度該如何培養韌性?
韌性應用實務
IT領域發展可說是韌性科技演進的縮影。在1960年代,備份與備援系統成爲IT復原計劃的兩大重點。在全球歷經一連串恐怖攻擊事件之後,IT復原議題從技術、功能性導向,轉變爲組織、流程面導向。如今,IT人員普遍採用雲端科技做爲備援方案。不受限於現有的技術,Netflix早在十年前便發展韌性科技,提供用戶流暢不中斷的線上影音服務。
除了IT領域,韌性研究也可追溯自環保永續領域。在氣候變遷領域,1980、1990年代韌性研究重點放在永續發展。在911事件、加州大停電與卡崔娜颶風事件之後,美國興起韌性在災害管理的研究,也帶動歐盟、英日等國發展學術、產業與科技政策。
不管是天災、人禍還是駭客,災害管理並非僅有紙上談兵,而是積極的整合科技、流程與人員以達管理成效。災前的評估、預防與監控機制,災後的應變管理、減損管理、復原管理、營運持續、保險理賠,甚至災因釐清、責任歸屬與損失理算的鑑識與公證,已累積爲成熟的管理模式與實務案例。尤其在疫情之後,超前部署納入各國政府施政與企業實務的作法。面對多變環境的新常態,結合韌性的災害管理成爲國際共通的最佳實務。
科技部這次細心籌劃全國科學技術會議,有助於產官學研跨界分享、交流與學習。從最新版的會議議題文稿,韌性已成爲跨部會的策略主軸之一。在科研與前瞻的議題,發展強化科技風險評估策略;在經濟與創新的議題,發展以智慧應用提升韌性、接軌國際完善資安體系及提高能源整合電網韌性;在安心社會與智慧生活議題,強調打造堅韌安全之智慧國家、完善調適精進災害預警、環境智慧打造韌性城市,以及整備網絡奠基智慧生活。
根據上述跨部會策略,筆者建議將韌性教育納入國家人才培育策略。目前韌性教育並非學校教育的主流,很難爲學生培養因應未來多變環境的領導者。過去在殺價競爭的壓力之下,臺灣企業不斷地壓低風險管理的費用與支出。除非在客戶合約的要求之下,風險管理成爲OEM代工模式下的「奢侈品」,更不用提韌性。
除了本文提到IT韌性案例,韌性研究散見於管理、生態、工程、生物,甚至心理學不同領域的專業。不論是OECD因應韌性社會來臨、G20領導者對於教育的承諾,還是世界經濟論壇HR 4.0議題,這些彰顯國際韌性教育的重要性。因應未來國內科研、政策與產業所需,國內韌性教育也將有助於培養專業人才之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