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傳真-遠離戰事暴風眼 亞債展韌性

儘管亞洲並非處於地緣政治局勢緊張區域,區內經濟卻未能倖免受到波及,主要因爲許多亞洲國家爲石油進口國,俄烏戰事引發能源及其他商品的價格攀升。若能源價格持續處於高點,長遠將推升亞洲通膨。然而,亞洲通膨壓力相較歐美溫和,大部分國家的通膨水平依然在官方目標範圍之內。至於區內消費物價指數中能源佔比較高的國家,如菲律賓及泰國,所受到的通膨影響則可能較大。

富達認爲,目前亞洲通膨壓力相對較低,各國政府仍有足夠空間及意願支持經濟成長。例如印尼受存款準備金率上調的影響,很大程度上被印尼央行購買債券行動所抵銷,反映當地政府促進經濟成長的立場。此外,印度通膨雖然年增率達6%,但仍在印度央行的通膨預期之內,因此當地央行可保持相對寬鬆的貨幣政策。

除石油、穀物、礦物及基本金屬,亞洲貿易所受的影響有限。以區內東南亞國家聯盟的國家爲例,俄羅斯進口占各東盟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比例平均少於1%;區內出口至俄國佔各國GDP的比重平均低於0.5%;區內各國與烏克蘭的貿易規模更小,僅佔GDP比重約0.2%或更低。

去年第四季亞洲實質GDP成長強勁。邁入2022年,有鑑於Omicron變種病毒對大部分亞洲地區的經濟活動影響較預期小,大部分亞洲地區經濟正進入重啓階段。同時,市場普遍預期中國大陸的寬鬆政策將遍及更廣的範疇,使中國大陸經濟表現可望進一步改善。

總而言之,富達認爲俄烏地緣政治風險對亞洲經濟所構成的直接影響相對較小,但戰事所引發的商品價格上升,仍會對亞洲的貿易、通膨及經濟成長帶來間接影響。因此,我們不會過分樂觀地認爲亞洲經濟可以獨善其身,但基於亞洲宏觀基本面所受影響相對較低的前提下,預期亞洲債市即使出現波動,亞債表現相對其他地區的債券將更具韌性。投資人可多留意亞洲投資等級債券,因此類債券的整體品質偏高,兼具區內投資人追求穩定的需求,其韌性不容忽視。由於全球宏觀經濟風險增加,我們對亞洲投資等級債券的風險配置採取較防守性的策略,同時看好當中品質較佳的短期債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