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傳真-催生氣候獨角獸 私募資產支持淨零碳排轉型

私募市場對氣候相關投資所發揮之影響力不容小覷。全球大多數的生產性資產,尤其在亞太地區,均掌握在私部門手中。

根據Preqin數據,2021年底私募資本總額已經從2015年底約4.08兆美元增加爲8.9兆美元,預計2026年將成長至17.77兆美元。這當中目前僅約15%與公開市場基金一樣根據永續標準進行管理,因此私募市場參與企業治理顯然還有長足的成長空間,而且可能是邁向淨零碳排目標關鍵的一步。

房地產應該是私募投資人最能發揮永續影響力的產業。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2020年的報告,建築環境的興建和營運佔全球碳排放量約38%,但私募市場裡投資於其他金融資產的貸方和權益所有者,通常比在公開市場更能對企業發揮影響力。

舉例來說,雖然上市公司投資人可以透過投票和股東行動主義來改善一家公司的ESG表現,但未上市公司的投資人透過直接擁有權或持有相當比例債權,可以更快且更有效地推動變革。

許多私募資產投資人現在聚焦於永續性,反映法人機構買家帶來的影響,因爲他們在公開市場對於參與企業ESG治理非常熟悉。尤其影響力基金已開始就永續投資的非財務性效益提出量化證據,讓投資人可以專注支持對轉型做出具體貢獻的資產。

有鑑於全球私募市場的重要性,如果投資人不主動設定永續發展目標,政策制定者與監理機關仍可能會提出強制規定。儘管俄烏戰事及通膨危機讓大家暫時忽略對氣候政策的擔憂,但同時也激發各界基於安全考量而加速推動多元能源組合。慶幸的是,系統性ESG投資在許多方面已打下穩固根基,代表私募公司無需從零開始摸索,可以直接借鑑公開市場的做法。

這不表示私募市場參與公司的永續治理不會遇到挑戰。私募債的發行人與公開市場相比可能規模較小,且過去可能從未關注ESG議題,面對龐大的企業永續改善團隊也可能缺乏妥善管理能力,且小型或私募公司的永續相關數據往往更難取得,也較不可能做到標準化或公開評級。

不過,私募投資人可以調整大型企業所用的ESG框架,並利用資產配置技術驅動同類企業產生結構性轉變,例如轉而支持有助能源轉型或資源效率的科技。未來,IFRS綠色會計準則和TCFD框架等新興標準可能會應用於較小規模公司,讓數據取得困難的問題獲得改善。

私募市場有機會縮小其與公募市場在ESG的差距。私募投資人不僅可利用目前亟需私人融資的轉型計劃,還可能提出創新專案,爲所屬產業帶來顛覆性變革。

相信私募資本的挹注,可使深具潛力之創新計劃有機會迅速擴大規模。一旦培育出氣候領域的獨角獸,對於全球氣候目標的實現將做出莫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