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平臺-展望淨零碳排之轉型新契機

甫於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6屆締約方大會(COP26)締約的「格拉斯哥氣候協定」,號稱史上首個減煤協議,更要求各國須在今年底之前,檢討2030的減碳目標進展。惟即便全球已經正視氣候變遷危機,守住1.5℃防線仍是艱鉅挑戰,譬如知名環境科學期刊Nature Climate Change在2021年12月號所刊載的研究,檢視九個氣候模擬模型之後發現,即使各國編列預算時將淨零碳排納入考量,並挹注資源,2050年溫控1.5℃還是有極高難度。

當然,並不是因此就棄守淨零碳排,該研究認爲減排控溫雖衍生短期成本,但只要堅持淨零步伐,長期經濟效益終將逐漸浮現。且溫控成效愈好,效益規模將愈顯著,反之若僅滿足於2℃,經濟效益恐將趨近於零。

此外,學術研究以嚴謹態度,對淨零碳排持較保守觀點固然可以理解,但多數模型或許忽略掉了「科技創新」變數,諸如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精進負碳技術等,皆可能有助於加速淨零碳排的推進,讓溫控進度不至於如預期般悲觀。

其實IEA就曾估計,光是要達成2030階段性減碳目標,能源使用效率每年須遞增4%,綠電裝置容量需再擴增四倍,甚至電動車銷售量還得增加18倍。而這些亟需填補的缺口,不僅是產業轉型升級、技術創新研發之具體方向,更有望成爲投資市場的主流話題。以能源領域爲例,從發電基礎設施、輸配網絡到終端使用設備,預估全球每年需投資金額近5兆美元,且能創造出上千萬個相關就業職缺。

然而,投資的錢不會從天而降,理想模式應以金融商品爲載體,透過金融渠道將市場資金導引至淨零碳排,這也是現階段各家機構力推永續金融的原因之一。根據世界自然資源研究所(WRI)去年8月的報告,金融機構因應淨零潮流,應從客戶議合、綠色金融產品及服務兩大面向雙管齊下;前者旨在利用金融機構影響力鼓勵減排,後者非但能協助客戶轉型,更可爲金融機構自身帶來新的商機。

綜觀近年正夯的綠電專案融資、永續連結貸款、永續發展債券等,雖然廣義上皆與淨零碳排有所關連,但實際上與減排更緊密相關者,莫過於近來備受金融業關注之碳金融商品。比如碳轉型債券,係指金融機構協助高碳排產業發債,從資本市場募集專用於淨零轉型的資金。知名案例像是英國最大的天然氣公司Cadent Gas,就曾在2020年3月發行6.08億美元的轉型債券,用以改造傳輸管線、改善甲烷外泄,同時爲將來傳輸氫氣等低碳燃料預做準備。

把目光拉回臺灣,雖說國內對應減碳之金融服務,目前尚處萌芽階段,但總統已宣佈加入國際2050淨零碳排的行列,經濟部亦提出2×2淨零轉型架構,環保署更將推動「氣候變遷因應法」。在政府的積極部署下,可望驅動產業端的減排、負碳技術創新,加快我國淨零腳步。至於轉型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金融資源,隨着各金融機構積極響應「綠色金融行動方案2.0」,以及政策配套的漸趨健全與逐步落實,如永續金融分類標準、永續商品資訊揭露要求等,相信在不遠的將來,以淨零碳排爲核心的金融商品將持續不斷涌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