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平臺-借鏡國際 加速高碳排產業淨零轉型

各國政府紛紛加大對高碳排放產業的支持力度,如鋼鐵、石化及水泥等行業,期加速其淨零轉型。圖/本報資料照片

隨着全球氣候變遷日益加劇,各國政府紛紛承諾實現淨零排放目標,這波淨零浪潮對於「棕色產業」(高碳排放產業),如鋼鐵、石化及水泥等行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對這些產業來說,現有的原物料、製程或供應鏈皆面臨着艱難的轉型升級需求,甚至可能遭遇資本市場過度偏好綠色企業、棄守棕色產業的風險。因此,各國政府紛紛加大對高碳排放產業的支持力度,以期加速其淨零轉型,國際能源署(IEA)報告亦明確呼籲各國政府強化對這些產業的資金挹注,特別是在淨零技術的研發與應用上。

■日本推動十年20兆日圓的 「GX經濟轉型債券」計劃

日本就充分展現支持高碳排產業進行淨零轉型的決心,推出龐大的「GX經濟轉型債券」計劃,預計於2023至2032年間發行高達20兆日圓的綠色債券,用於推動低碳技術的研發與應用。

這些資金爲鋼鐵、石化等傳統高碳排產業提供充足的資源支持,顯著加速了日本工業的綠色轉型。預計公私部門的總投資規模將於2032年前達到150兆日圓。

日本還透過「綠色創新基金」加強對鋼鐵產業的支持,至少20%的研發資金投入了氫基直接還原鐵技術(H2-DRI)與碳捕捉利用與封存(CCUS)等減碳及固碳技術,力助鋼鐵產業擺脫高爐鍊鐵的高碳模式,邁向綠色鋼鐵的未來。

■南韓三年投入1,500億韓元 支持鋼鐵業研發低碳技術

南韓也不甘落後,儘管起步較晚,但政府開始加大對高碳排產業的支持力度。根據《Enabling the Green Steel Future》報告,鋼鐵業是該國主要的碳排放來源之一,佔工業碳排放的40%,因此南韓政府於2023年至2025年間投入了1,500億韓元的基金,專門用於支持鋼鐵業低碳技術的研發。此外,南韓還承諾投入269億韓元用於H2-DRI的開發,並鼓勵廢鋼的回收利用,以降低鋼鐵生產的碳足跡。

中國也積極推動鋼鐵業的綠色轉型。根據2023年發佈的《中國鋼鐵行業淨零路徑》報告,中國正採取一系列措施來減少鋼鐵行業的碳排放,包括提高能源效率、燃料轉換以及應用低碳技術。中國政府還加強了碳捕捉利用與封存技術的推廣,這些技術對於中國寶武、河鋼等鋼鐵企業實現2050年碳中和目標至關重要。此外,中國的「十四五」規畫也強調了電弧爐(EAF)技術的推廣和使用,這將有助於逐步淘汰傳統高碳排的高爐技術,進一步減少鋼鐵製造過程的碳排放。

歐盟同樣大力推動高碳排的鋼鐵業減碳技術升級。例如,德國政府已經批准了多項鉅額資金來支持鋼鐵行業的去碳化。2023年,歐盟執委會批准了26億歐元的補助,支持德國公司建設低碳排鋼鐵設施。這些舉措將有效降低鋼鐵製造中的碳排放,並有助於鋼鐵產業轉向更環保的生產模式。

此外,瑞典作爲全球綠色鋼鐵技術的領先者,亦展現了顯著的進步。瑞典的HYBRIT計劃參與之SSAB公司是全球首批致力於開發氫基還原鐵(H2-DRI)技術的鋼鐵公司。瑞典還投入了超過31億瑞典克朗來進一步支持HYBRIT的發展,並計劃於2045年前就達成碳中和目標。此外,瑞典的H2 Green Steel項目(更名爲Stegra)獲得65億歐元的資金,規劃使用綠氫進行綠鋼及綠鐵生產,並已於2021年8月生產首批無化石鋼交付給瑞典Volvo汽車,用於製造首輛自卸車,前述這些舉措皆有助於推動鋼鐵行業的綠色轉型。

■臺灣政府應擴大挹注資金 協助業者追求綠色永續

在臺灣,2024年10月7日環境部確定了碳費徵收的費率草案,首波對象鎖定約500家工廠隸屬於281家排碳企業,涵蓋全國約半數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鋼鐵產業在碳費政策中首當其衝,其排放量佔碳費徵收涵蓋範圍的21%(約3,300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然而,與其他國家相比,臺灣公部門受限於財政現況與舉債上限,能支持高碳排產業投入前瞻淨零轉型的資金相對有限。國發會於2030年前的6,000億預算中,僅匡列5%(約415億元)用於支持企業低碳或負碳技術的研發。經濟部的企業減碳經費也十分有限(2024、2025兩年210億),更遑論環境部的碳費徵收基金至今尚未提出具體支持企業轉型的分配方案。面對這樣的困境,臺灣應借鑑其他國家的經驗,積極引導民間資本參與,推動綠色金融商品及投融資,並跨部會協作解決業者投資所面臨之問題、提供適當的資金與獎勵、或技術沙盒等政策,促進高碳排產業的綠色轉型,最終達成2050年淨零排放,爲實現全球氣候目標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