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中國糧食安全政策影響全球貿易格局

專家分析,短期內北京難達成糧食自給自足的目標,而大陸民衆任何一點飲食習慣的改變,都將形塑全球的貿易局勢。(中新社資料照片)

近期中國大陸多項農業政策,除透露北京有意擴大耕地、加強農業生產,同時也開始朝非洲、東南亞及拉丁美洲多元化經營其農產品的進口需求,這是否意味大陸的糧食安全政策發生根本改變?專家分析,短期內北京難達成自給自足的目標,而大陸民衆任何一點飲食習慣的改變,都將形塑全球的貿易局勢。

中美貿易戰以來,關稅壁壘使美國不再是中國大陸最主要的大豆進口來源。路透報導,2023年1至7月,大陸大豆進口主要來自巴西,佔比超過6成;美國則退居第二,佔比大約3成。但在11月7日及8日,北京卻向美國緊急採購超過300萬噸大豆,被外界解讀是在拜習會前夕釋出善意。

自由亞洲電臺報導,美國農業部經濟研究員費羅拉(Gustavo Ferreira)6日在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舉辦的座談會上表示,中美兩國在農業上有穩定的溝通管道,但中國大陸對外傳遞的訊息難以解讀,甚至有些混亂。不過,至少在可預見的未來,中美兩國依舊會是相互競爭的狀態。

「諷刺的是,至少就經濟來講,糧食及農業把兩個國家綁在一起。但北京決策圈對這樣的處境不是很痛快,已致力於戰略性地減少過度依賴美國。然而,至少短期內,我看不到中國達成自給自足的目標,也無法預期美中兩國能就此互相合作」,費羅拉說道。

報導指出,中國大陸可耕地面積佔世界大約7%,卻能養活全球1/5的人口。專家認爲,隨着中國大陸人民的收入水準提高,飲食習慣逐漸多元,譬如攝取更多動物性蛋白質等,不僅需要擴大進口確保足夠的糧食供給,也加大了國內農民的生產壓力。而這和中國大陸政府的糧食安全觀有很大關係。

總部位於北京的策緯諮詢公司(Trivium China)農業分析師裴伊(Even Pay)表示,「與其從全球或家庭的需求出發,中國大陸的糧食安全政策是以國家的層面入手;同時,他們也非常關注穀物及油籽的供應」。他認爲,中國近年與美國、加拿大及澳洲的貿易關係緊張,還有2019年非洲豬瘟導致中國大陸大約一半的豬隻死亡,再加上後來的新冠疫情,都讓北京當局深陷危機意識。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全球糧食安全項目主任威爾士(Caitlin Welsh)進而表示,中國大陸人民的飲食習慣,基於其人口總數之大,任何一丁點的改變都將形塑全球的貿易局勢。她以榴蓮爲例指出,近一年,越南成爲繼泰國之後,第2個獲得中國大陸鮮食榴蓮准入的國家,「大家也知道其中的風險。一旦中國人民對榴蓮的喜愛度降低,越南農民將難以經得住打擊。但目前來看,至少許多農民是冒着風險從中獲利的」。

報導也指出,中國農業與世界連結之深,不僅受中國市場的喜好影響,中國國內的產值能提升多少,也將決定農產品進口的額度。俄亥俄州立大學糧食農業及環境科學教授曼索(Karen Mancl)表示,中國基於糧食安全及消滅貧窮兩個目標,「增產」及「減損」是北京當局關注的重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