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遊」可當治療、復健 有助降低老人癡呆風險

桌遊也是一種治療。(圖/記者嚴雲岑攝)

記者趙於婷綜合報導

桌遊也是一種治療!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復健科早期療育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物理治療師葉採青指出,桌遊可選擇的種類多,可降低重複練習造成的刻板反射式學習,透過不同的桌遊種類、同一桌遊種類不同玩法,達到進一步的整合與啓發,因着面對不同狀態所需要的迴應處理,減低罹患老年癡呆的風險,提升腦適能。

桌遊的發展歷史悠久,主要來自歐美地區,有主題規則機制美感配件元素。葉採青說明,桌遊透過實際物品、人與人之間貼近的互動,讓孩子銀髮族等接受多感官訊息,不僅讓大腦活化,又可以在遊戲中玩數學培養數量力矩、計算、歸納等能力,練習觀察力、專注力、記憶力反應力。除了靜態的桌遊,面對需要起來動一動的長輩、坐不住的孩子,有些桌遊還結合了手眼協調、肢體動作的元素,可活絡筋骨

桌遊在早期介入、幼教特教、銀髮族養生復健、心理治療社工領域等,適用於發展遲緩兒童、注意力不足暨過動症(ADHD)、情緒障礙家暴案例青少年自我生命探討、日間照護中心活動、銀髮族聚會等。而目前早期介入、幼教、銀髮族養生復健的主軸是「以家庭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