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策會MIC: 從MWC看到全球電信業六大發展趨勢

二,5G產業發展則聚焦三個重點,高效與節能解決方案、開放網路生態系持續擴大、5G專網市場成長看好。

三,預期6G邁入技術深耕與應用發想。四、eSIM成爲行動通訊大勢所趨。五、ESG席捲手機產業,二手/翻新手機商機受到矚目。六,衛星通訊成爲手機標準配備指日可待,而摺疊機發展更「耐用、輕薄、便宜」。

資策會MIC將於3月22日舉辦《MWC 2023—預見通訊智能新未來》研討會,解析研究團隊於巴塞隆納展場帶回的第一手情報,尤其是,從MWC觀測5G應用發展,發現元宇宙仍是5G應用服務變現的關鍵,電信商除了針對消費者端,持續打造自家元宇宙平臺,並透過跨國合作推廣擴散服務之外,更開始着手定義與研擬「企業元宇宙」發展策略。

資深產業分析師鍾曉君觀察指出,業者除了利基於5G SA、邊緣運算與專網建構,未來將深耕數位雙生技術,才能形塑「企業元宇宙」所需要的遠端監控、操作等基礎環境。

另外,電信業者將愈來愈重視「高效與節能」議題,面對國際減碳淨零訴求,以及能源危機致使電價高漲等挑戰,電信商的能源支出大幅攀升,更多高效與節能的新興軟硬體產品解決方案、基地臺站點節能設計應運而生。

「開放網路」將更加熱門,硬體端出現更多針對專網市場的開放網路基站解決方案,針對軟體端,業者對服務管理與編排(SMO)、無線接取網路智能控制器(RIC)重視度提升。

鍾曉君指出,可觀察到Open vRAN生態系統正在擴大,電信商對於開放網路的態度也更爲正面積極,開始合作解決系統整合難題。而5G專網市場的成長性亦被看好,鍾曉君觀察指出,各廠商不僅發佈新硬體或服務,更有衆多結盟、併購、策略調整消息,其中針對新發表解決方案,多與專網整合與維運不易的痛點相關。未來各家專網解決方案的發展方向,除了硬體效能與成本,「易整合、易管理、高度客製化、預驗證應用場景」將是重點。

另外,資策會MIC指出,6G已開始擺脫空談,進入技術深耕與應用發想階段,特別是6G關鍵技術「可重構智能表面(RIS)」的重要性提升,可觀察到南韓兩大電信商KT與SK Telecom,中國大陸ZTE、日本NEC、法國初創公司Greenerwave,以及臺灣的光寶都有實體展示其RIS雛形系統與驗測成果。

各國與各大品牌支援eSIM手機商用服務比率正逐年快速增加,eSIM議題不僅是觀展重點也是大勢所趨。

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廖彥宜指出,從實體SIM卡走向QR Code/APP,可節省手機內部空間、創造規格升級的可能性,不過營運商的互通互聯將成爲核心挑戰,也帶來商機,從MWC亦可觀察到提供平臺管理服務RSP供應商數量增加、解決方案雲集。如何調整設計現有營運與管理型態、運用策略合作或整合外部資源,維繫用戶黏着性、拓展創新服務模式,將成爲業者能否利用eSIM加速成長的關鍵。

資策會MIC強調,淨零永續浪潮已擴散至手機,業者紛紛推出自助維修計劃、提高回收材質的使用率。

廖彥宜表示,面對大環境消費者縮減支出、換新機頻率降低,加上循環經濟意識擡頭,二手/翻新手機的商機已經浮現,ESG風潮帶動手機產業商業模式的轉變,涵蓋範疇除了設備銷售,甚至擴及租賃服務、維修、評估、庫存管理等面向,也讓二手市場更透明開放、降低商業風險的產業新玩家興起。

廖彥宜觀展強調,手機衛星通訊成爲標準配備逐漸實現,手機品牌、晶片業者、電信設備與衛星營運商皆相繼發表支援3GPP R17標準的5G NTN衛星聯網終端解決方案。另外,5G NTN衛星到終端(D2D)在高軌衛星緊急雙向簡訊已正式商用,而低軌衛星影音通訊也積極發展中。

一、二線品牌業者皆全力推動摺疊機,期望突圍消費市場疲軟狀況,各大廠強調面板更無摺痕感、更耐用、軸承鉸鏈更加穩定與輕量化,「水滴型鉸鏈」成爲本屆展會摺疊機種的主流設計。可留意非洲手機之王TECNO發表1,000美元以下的左右折新機,其具有企圖心的價格,預期將加劇摺疊機市場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