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媒體人:林博文》美國外交史的「血腥電報」

前美國總統尼克森。(美聯社)

The Blood Telegram是美國現代外交史上最有名的1通電報。不知原委的人以爲是1通「血腥電報」,它其實是上世紀70年代初美國駐東巴基斯坦達卡市總領事艾秋‧布拉德(Archer Blood)向國務院拍發的1通電報,在外交史上就叫〈布拉德電報〉。這通電報也是美國外交官利用內部「異議管道」,向國務院表達不滿與抗議的最出名異議電報。

統治印度300多年的英國,突於1947年宣佈讓印度獨立,同時又成立東巴基斯坦與西巴基斯坦。這個使南亞次大陸分裂分治的決策,卻造成了人類史上的大悲劇,印度教徒與穆斯林爆發血腥大沖突,至少有100多萬人死亡,而印、巴兩國亦從此不睦。沒想到24年後,東巴基斯坦(即孟加拉)的穆斯林受到印度的唆使與鼓動,積極爭取獨立。巴基斯坦總統雅亞汗使用美援軍火大舉鎮壓東巴基斯坦的孟加拉人。

1970年始出任駐達卡(即孟加拉首都)總領事的布拉德,向國務院發了數通建議尼克森政府出面干預,制止雅亞汗武裝鎮壓孟加拉人,但國務院不予理會。美國駐達卡總領事館的29名外交官,忍無可忍,聯名寫了1通長電報,呼籲尼克森政府至少應爲人道理由出面干預,布拉德並在電報上領銜簽名。尼克森和他的國安助理季辛吉看到電報,怒不可遏,在背後把布拉德痛罵一頓,並表示堅決支持雅亞汗,反對印度出兵干涉。結果,印度女總理甘地夫人(前總理尼赫魯的女兒)決定派兵制止巴基斯坦屠殺孟加拉人,印、巴兩國打了一仗,巴基斯坦慘敗。

尼克森和季辛吉爲什麼如此支持雅亞汗、討厭印度?尼克森甚至在私下以髒話侮辱甘地夫人,並希望印度「發生大饑荒」。尼克森、季辛吉的立場可從兩個關鍵來了解,一是印度在冷戰時代走親蘇路線,巴基斯坦則倒向美國,二是東巴基斯坦爭取獨立時,正值尼克森、季辛吉兩人秘密透過雅亞汗向北京展開和平攻勢,雅亞汗擔任了傳話人。孟加拉事件鬧得不可收拾之際,美、中關係步步高昇,1971年7月中突傳出季辛吉訪問巴基斯坦時「肚子痛」,神隱了好幾天。原來他偷偷跑去北京,住在釣魚臺國賓館,和周恩來密談幾次。老毛本來想見他,但老季知道尼克森心胸很小,絕不能比他先見到老毛,只好說等到尼克森1972年初訪華時再一起前往中南海。

1971年7月15日,季辛吉已回到美國,尼克森在加州西部白宮宣佈季辛吉已訪問過北京,中國政府將邀請他於明年初訪華。「尼克森震撼」改變了世界外交的面貌與本質。在尼克森、季辛吉這兩個強權外交家的眼中,東巴獨立事件(至少死30萬人)算什麼呢!普林斯頓大學政治學教授蓋瑞‧巴斯3年前根據解密檔案,寫了一本《布拉德電報:尼克森、季辛吉和一樁被遺忘的種族滅絕》,頗獲好評。

不少政治學者和史家指責尼克森、季辛吉心中只有強權外交,沒有人道原則,只有美國利益,沒有普世價值。1971年以來已訪問過北京80多次的季辛吉,不久前歡度93歲生日,許多評論家罵他是個「道德破產」的外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