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恢復實體展 訂單看到2023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停辦兩年的臺北國際自行車展(TAIPEI CYCLE)實體展及線上展「TAIPEI CYCLE DigitalGo」9日同步開展。(黃世麒攝)

疫情推升自行車外銷需求,自行車雙雄齊聲看好今年景氣,訂單能見度看到2023年,尤其電動輔助自行車備受歐美市場喜愛,不過因爲疫情影響供應鏈,甚至全球塞港,很多客戶的訂單都只能交一半,盼能逐漸好轉。

因疫情停辦兩年,臺北國際自行車展實體展及線上展昨日同步開展,成爲全球今年以來規模最大、最具技術含量的自行車展,但因國外買家受疫情因素影響無法來臺,現場人潮不如過往洶涌,成爲近年最不熱鬧的盛會。

雖人未到,但訂單卻沒有減少。巨大集團執行長劉涌昌表示,20年來從不曾缺過訂單,目前訂單能見度已經看到2023年以後,他尤其看好電動自行車的出貨動能,有信心巨大集團今年整體營運看增兩位數,再創歷史新高。

劉涌昌表示,受到疫情與塞港影響,很多貨都交不到訂單的一半,像是巨大在歐洲的產線設計規模可以達到年產百萬臺,去年卻只有30萬臺的產出,懸殊不小,這讓巨大急着啓動越南平陽建廠計劃,以補足歐美所需。

劉涌昌指出,電動輔助自行車成爲近年帶動營收激增的主力,是很重要的關鍵,目前已佔營收三成。目前規畫在越南興建年產能規模最高上看100萬臺的海外新廠,因從越南出口可大幅降低關稅,希望年底即能有產出。

美利達對今、明兩年的自行車景氣,也持相對樂觀態度,直言訂單能見度看到明年年底沒有問題。眼前最大問題是要擴充產能,因這兩年受人力、船運等相關因素影響,即使努力做出產品都可能因爲塞港,無法如期交付。

同樣看好歐美中高階自行車及電動輔助自行車需求的,還有即將即將掛牌上櫃的自行車成車廠明系。明系宣佈,配合上櫃前公開承銷作業,3月11日起啓動競拍,底價32元,預計3月底正式掛牌,成爲自行車族羣新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