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嚴:養生就是鬆 真正的養,從少思慮開始

圖文提供/魅麗雜誌

自古以來道家養生法就其獨到之處,也成爲歷史中很多君王奉行的養生之道,從現代人的生活角度來看,道家與健康又該怎麼連結。

紫嚴導師聽到這一期的《魅麗》主題是「反養生」,大感興趣,因爲這個概念跟道家提倡的養生相符,他很樂意從道家的觀點來分享,如何不要「因爲追求養生,反而壞了生活品質」。

行神相依 從心開始鬆下來

道家講養生是「形神相依」,主要還是談心理層面去養生,但現代人談養生都是隨波逐流,哪本書哪個網站說某名人用了什麼方法有效,他就照這個方法做,但也沒辦法持久,下一波別的理論來了,又換個方法重點。一下說不可以吃蛋一下又可以了,一下說要喝牛奶一下又說不能喝牛奶……紫嚴導師說,「那麼多資訊的襲擊之下,人的內在慌亂,恐懼生病,很怕吃下的這一口有沒有毒素……這不是養生是養病,心理上鬆的時候病比較不容易升起,這麼恐懼焦慮,健康當然會出狀況。」

紫嚴導師每天都會接觸到因癌症前來求教的人,問的重點,當然是自己會不會好,「癌症其實是種警訊,會不會痊癒跟罹患的是哪種癌有關,再來就是跟心智有關。我認爲大部分的病人都是被嚇死的。我不是說不要化療,不要跟醫生配合,但只要你維持心情愉悅,自愈系統是平衡的,你就可以與癌症共處,這跟心理狀態有很大的關係。心理狀態越健康、越快樂的人,越好醫。如果罹癌後,你身邊的人把你當成國寶,怕你太脆弱,周圍的人都很緊張,這樣對當事人很不好,又怎麼輕鬆快樂得起來呢? 」

道家強調精氣神,人隨着年紀大以後精氣會比較弱,年輕人玩一整夜都不累,老人家一下就累了,就是精氣不夠,紫嚴導師說,「讓精氣不流失,主要就是少思少慮,多思多慮會損氣損精。道家要人少思慮,因爲人都會想過頭了,擔憂過頭,恐懼過頭,憤怒過頭,快樂過頭,所有的七情六慾過頭了就會損精,損氣,因爲你耗神,所以道家說少思慮可以養生。」

現代人多陰症 亞健康狀態只要早睡就可解

越平靜,心境越鬆,人的精氣神會越充足,現代人因爲資訊爆炸所以多慮,心思又向外追逐,追到最後,人的氣不夠了,紫嚴導師打比方,「就像說我身體需要二十伏特的電,但我只能供給五伏特的電,那就每天都很疲累倦怠,甚至生病。其實最容易看到的是經絡,多慮的人經絡會緊,頸肩腰都很緊繃,這樣身體的能量就走不順,不順就容易疲累,五臟六腑的氣也不容易充足,陷入惡性循環中。」

另外現代人的毛病是晚睡,紫嚴導師不建議超過十一點睡,晚睡的人腸胃道經絡都不會好,毛髮容易脫落,「因爲氣血不足,我這裡有些人身體不好又檢查不出原因,其實都是晚睡造成的,道家稱爲陰症,跟中醫無關,談的是磁場的陰,因爲晚上活動比較多就會偏陰,陰症的人就是疲累無力焦躁沒有方向感沒有耐性,在心智上生理上都有很多陰症,這種人只要早睡就好了,睡不着就先去運動,問題就好了,暈眩的人也建議早睡,如果十點上牀十一點以前睡着是最好的。」

少思慮、多運動、均衡飲食,這幾個最簡單的原則,現代人都做不到,卻去捨本逐末,追逐坊間一堆理論把人搞暈了,更焦慮,紫嚴導師這種現象很憂心,「其實真正養生要從少思慮開始,這樣你的精氣神纔會回充,思慮少了宇宙的能量纔會慢慢迴歸到你的磁場內來,身體會自然吸收。就像是手機,你邊打遊戲邊充電,怎麼充都充不飽,還會過熱,當你關機不使用它,電才充的足,就是這樣的道理。少慮就是少使用,電充飽了效能會更好。」

紫嚴導師 Profile*爲弘揚老子清靜無爲的道家精神,於民國八十七年成立玉清道院,並創立穀神心法,以現代語言傳授,讓更多人親近道家法門社團法人中華道家人文協會理事長,玉清道院創辦人,穀神心法創立者玉清道院網址:www.ui-chin.org.tw/ *中華道家人文協會網址:www.ctha.org.tw *最新著作:《緣來,就是你》方智出版

更多精彩內容盡在本期【魅麗雜誌 118期/7月號】

更多精彩文章,請上魅麗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