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規模近17萬億 私募基金加速流向產業升級重點行業

多項指標顯示,2020年至2021年,我國私募基金行業進入高速發展時期,新備案基金數量規模均出現大幅增長,並且加速流向互聯網醫藥生物半導體產業升級重點領域業內人士指出,去年至今,私募股權及創投基金沿襲了向國家重點支持行業投資趨勢,對推動我國相關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我國私募基金行業正進入“快車道”。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以下簡稱“中基協”)近日發佈的《2020年私募基金統計分析簡報》顯示,截至2020年末,我國存續私募基金96818只,管理規模16.96萬億元,較2019年末分別增長18.5%、20.5%。其中,當年新備案私募基金達到26567只,新備案規模1.07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0.2%、19.5%。

規模近17萬億元的私募基金正成爲我國直接融資體系的重要力量,爲新經濟領域提供本金。中基協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末,私募基金累計投資於境內未上市未掛牌企業股權、新三板企業股權和再融資投資案例數量達13.92萬個(未剔重),爲實體經濟形成股權資本金8.40萬億元。其中,私募基金在投境內未上市未掛牌股權項目中,互聯網等計算機運用、機械製造等工業資本品、原材料、醫藥生物、醫療器械與服務、半導體等產業升級及新經濟代表領域在投案例數量6.67萬個,在投本金3.51萬億元,爲推動國家創新發展戰略、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私募股權基金、創投基金投向高新技術企業的資金比重大幅上升。中基協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末,私募股權基金向高新技術企業在投案例19181個,在投金額1.23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3%、13.5%。創投基金高新技術企業的在投案例數量18130個,同比增長37.2%;在投金額爲4125.3億元,同比增長53.7%。

私募機構對高新領域的投資趨勢依然延續。投中研究院院長劉�Z琨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今年上半年,投資機構熱情相較於去年下半年及今年年初略有回落,同比降幅或在20%至30%之間。各細分領域中最受投資機構青睞的是醫療健康、高端製造領域,投資數量、金額佔比均超過10%,這與當下疫情製造業轉型升級相關。

醫療、IT等高新領域的投資熱度較高。據投中研究院統計,今年5月,IT領域VC/PE市場交易數量活躍度蟬聯首位,醫療健康領域同比交易數量和投資規模分別上漲57.78%、23.92%,且不乏頭部機構出手;區塊鏈領域VC/PE持續上月投資熱潮,交易數量及規模環比不相上下。融資方面,5月融資規模前十的案例賽道主要集中在醫療器械和醫藥領域,其餘分散在AI、農業生鮮電商等領域。

劉�Z琨指出,總體來看,今年私募股權及創投基金依然沿襲了向國家重點支持行業投資的趨勢,無論在投資數量及投資金額上均有顯著體現。這一趨勢對推動我國相關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充分利用各種資金支持相關產業發展十分必要,對於企業來說,只要主業不發生偏離,資金的加入無疑會更進一步支持其發展。(記者 羅逸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