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買房4助力 建商、父母、自己、政府

▲ETTODAY東森新聞雲「2019臺灣房市論壇」。(圖/記者李毓康攝)

記者陳韋帆臺北報導

在高房價時代下,如何規劃才能存到第一桶金買房,已經成爲許多年輕人頭痛問題,甚至有許多人就放棄買房決定租屋就好。由ETtoday東森新聞雲主辦的2019臺灣房市論壇上,「東森建設總經理賴建程」、「包租公律師蔡志雄」、「景文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章定煊」三人依照自己專業,給予了各種不同的建議

財務要怎麼規畫年輕人才能購屋?東森建設總經理賴建程說,目前建商在新興重劃大量推案規劃,幾乎都是設計3房、25坪小宅討好年輕人,低總價讓年輕人可以買得起,同時推出優惠付款方案,都是建設公司爲年輕朋友在做的事情,但年輕人進場屋外,也可以考量父母居住空間爸媽看了喜歡纔會幫忙出錢。

「要好好租屋才能好好買屋」。包租公律師蔡志雄表示,租屋只能一陣子、不能一輩子,所以錢要花在刀口上,他舉例約5坪的套房與6坪套房相較,廁所牀位的空間差異不大,但租金就要多2、3千元,所以像這樣的錢就不應該去花,可以省下來規劃未來幾年買屋,做爲將來的頭期款

臺灣人口老化少子化是否將導致房價下跌?景文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章定煊說,日本人口比臺灣還要先老化,但房價卻反而上揚了,所以人口年齡層並非影響房價的絕對因素

他指出,人口數量也會受到移民數量影響,例如歐美就讓外國大量移民。倘若政府的人口政策動態有所調整,大量移民進入的話,房價反而會上升,所以政府政策很重要。

章定煊再舉例,例如捷運產生了許多資本利得都是地主得利,若政府妥善規畫,讓地主願意回饋利益,例如容積等幫助年輕人,捷運開發利益就能迴歸大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