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被不同家內衣搞糊塗?罩杯尺寸算法+日系歐美品牌差異3要點

編輯/JJ 圖/翻攝自IG@peachjohn_official、@calvinklein、@urbanoutfitters、Pinterest

內衣女孩們每天的必需品,每隔一段時間就要汰舊換新,而最貼身的衣物當然最需要精挑細選,也正因爲如此,每次要購買新內衣都會傷透腦筋,常常會發現,不同品牌的內衣不但穿起來感覺不同、樣式風格不同,更困擾的是,明明相同尺寸穿起來卻不一樣大,其實日系歐美品牌內衣真的差很大喔!

日系V.S歐美品牌

#尺寸標示

一般來說,通用的下胸圍參考尺寸分爲兩種,也就是通過乳房下緣水平繞量前後背的長度,一是日本尺寸(如70、75、80),每個尺寸相差5cm;二是歐美尺寸(如32、34、36)以英吋爲單位,每個尺寸約相差2.5cm。

罩杯算法(ABCD)則是:上胸圍-下胸圍,AA罩杯相差7.5cm,A罩杯10cm、B罩杯12.5cm、C罩杯15cm、D罩杯17.5cm、E罩杯20cm、F22.5cm,每加一罩杯+2.5cm,挑選最接近的。

因爲亞洲人與歐美女生體型普遍差距甚大,亞洲女生嬌小比例偏高,而歐美女孩們則大部分相較魁武、肉感,所以會發現有些日本品牌甚至會出到下圍65公分的尺寸,而歐美品牌還會專門推出大尺碼

另外,你可能也會發現,明明自己量出來的尺寸是C罩杯,有些日本品牌內衣卻要穿到D罩杯,但是買歐美品牌卻只穿到B,這也和它們胸墊設計有關,日系品牌內衣通常都是厚杯居多,歐美品牌則是薄杯居多。

CALVIN KLEIN(@calvinklein)分享的貼文 於 PDT 2019 年 8月 月 14 日 上午 9:30 張貼

花樣蕾絲素面

有些女孩們偏好華麗款式,就算外人看不見,也堅持講究內在美,不但穿給自己看,也穿給另一半看。也有另一派女孩喜歡穿着基本、素面的款式,她們認爲這樣更能襯托出自己本身身體的美,也更自在、舒服。

PEACH JOHN / ピーチ・ジョン / ピーチジョン(@peachjohn_official)分享的貼文 於 PDT 2019 年 7月 月 15 日 上午 3:38 張貼

而日本品牌的內衣習慣大量的蕾絲、蝴蝶結緞面等等不同材質的花樣設計,以營造少女性感等等不同的風格;歐美品牌則偏向軟料,極貼身或是輕薄的法式蕾絲,端看個人喜歡的品味囉。

Urban Outfitters(@urbanoutfitters)分享的貼文 於 PDT 2019 年 6月 月 21 日 下午 2:24 張貼

主打效果

多方比較的話可以發現,亞洲品牌會偏好集中、託高的功能,多半也有附加包副乳、矯正功效肩帶也會比較粗,支撐力強;而歐美品牌則較會更強調貼合本身胸型,舒適至上。

每個品牌都有差別,並不是說日本品牌的內衣就比較好看、功能強大,而歐美品牌一定比較舒服,但大家可以依照自己最在意的需求,從大方向開始尋找喔~

►►看更多時尚資訊分享,快來下載星光雲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