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遇刺後 海地呼籲美派兵保護基礎設施

總統遇刺後,警方追捕在逃刺客。(圖/美聯社)

據《路透社》、《衛報》等外電報導海地選舉部長皮耶(Mathias Pierre)9日證實,隨着總統摩依士(Jovenel Moïse)遇刺引發政局動盪,海地政府已向美國請求派兵保護關鍵基礎設施,以維持社會穩定與正常運作

紐約時報》指出,海地官員希望美國能展開軍事援助,協助保護港口機場油料設施與其他關鍵設施。美國國務院坦言的確收到請求;但拒絕評論此一議題

國務院聲明表示,「海地政府已要求協助調查與安全援助,我們將與海地官員維持定期聯繫,商討美國如何提供援助」。此外,白宮也允諾,將盡快派出聯邦調查局(FBI)與國土安全官員代表團,前往海地援助。白宮發言人莎琪(Jen Psaki)表示,美方會「提供包括女性人力財政等資源,而這也構成我們目標的一部分」。

《衛報》指出,自摩依士遇刺以來,加勒比國家一直處於不確定性之中;國會長期以來處於停擺狀態,2名敵對的官員宣稱自己爲臨時總理

海地警方表示,刺客團是由26名哥倫比亞傭兵與2名海地裔的美國傭兵組成。在首都太子港郊區貝鬆市(Pétionville)交火後,17人遭逮捕、3人伏法、8人在逃。

《衛報》更用「未宣戰而內戰」來形容海地情勢;畢竟,摩依士的死是在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殺戮事件後發生的,包括1名記者、1名人權異議份子慘遭殺害,以及數個月來的幫派暴力事件

報導也分析,任何美軍的進駐都可能引發高度爭議。1915年,當時海地總統薩姆(Jean Vilbrun Guillaume Sam)遇刺,美軍入侵併發動毀滅性佔領行動,直到1934年才撤軍。期間還實施種族隔離制度,並密切參與海地的命運

1994年,海地發生軍事政變,亞里斯提(Jean-Bertrand Aristide)政權遭推翻,美軍再度重返加勒比小國。2004年至2017年期間,南美洲亞洲國家組成的聯合國部隊派駐海地,執行一項備受爭議的穩定任務。然而,維和部隊成員卻遭控侵犯人權,並導致當地霍亂爆發並促成數千名海地人死亡。

經濟政策研究的海地專家強斯敦(Jake Johnston)認爲,「外國軍隊再次部署海地將成爲一場災難,想要透過外國力量解決問題這種想法本身就難以置信」。從2004年聯合國部隊的部署情況來看,長達近15年的任務都無法完成關鍵目標,即建立一個穩定的民主政體,以及擁有一隻有效率且良好的警察部隊

當地學生領袖兼政治人物紀恩(Kinsley Jean)表示,「強烈反對外國軍事幹預我的國家,這不是我們現在所需要的。直到今天,每次外國勢力介入都爲當地帶來更多問題。上一次聯合國部隊帶來霍亂與死亡,解決方案絕對不會產生自外國的干預」。不過,他也認爲美方恐不太可能派兵,但這的確是一種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