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產業轉移大文章

要充分尊重企業的主體地位,鼓勵企業根據自身發展需求進行有序轉移。中西部地區要堅持因地制宜、因業施策,着眼優勢產業鏈配套需求,結合自然稟賦、產業基礎、要素環境等,有序承接產業轉移,差異化佈局生產力,促進形成區域合理分工、聯動發展的製造業發展格局。

2024中國產業轉移發展對接活動(四川)近日開幕,開幕式現場共簽約項目22個,其中21個產業投資項目協議投資1048億元,涵蓋電子信息、裝備製造、食品輕紡、能源化工、先進材料、醫藥健康六大四川優勢產業,創新型、引領型、高新技術型項目佔總項目的60%以上。4月20日至22日,2024中國產業轉移發展對接活動(貴州)又將舉行。近年來,通過舉辦多場產業轉移對接活動,建立健全區域對接合作機制,一大批重大項目在中西部地區簽約落地。在產業轉移過程中,我國產業集聚集羣發展水平加速提升。

當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加速重構,我國產業體系完整性和產業鏈安全穩定面臨較大挑戰。我國擁有世界最完整的產業體系和潛力最大的內需市場,但由於區域發展不協調、不平衡,產業發展的戰略縱深優勢尚未得到充分發揮。推動產業有序轉移,既是優化生產力空間佈局、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途徑,也是加快建設具有完整性、先進性、安全性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必然要求。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產業轉移規模持續擴大、質量水平顯著提升,中部地區在承接產業轉移中的“領頭雁”作用凸顯,西部地區承接新興產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的步伐明顯加快。目前,從國內產業轉移來看,以長三角、珠三角爲代表的東部沿海地區仍是主要轉出地,中西部和東北地區仍是主要承接地,但產業轉移也呈現出了一些新的特點,比如,從單向轉出到雙向互動,從個別企業轉到鏈條式承接,從因要素約束被動轉到與市場擴張主動轉並重,等等。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東北全面振興、中部地區加快崛起、東部地區加快推進現代化等戰略,提升東北和中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能力”“優化重大生產力佈局,加強國家戰略腹地建設”,爲進一步做好產業轉移工作指明瞭方向。

我國幅員遼闊,各地資源要素稟賦不同、發展程度不一,比較優勢具有一定互補性,爲全國範圍內的生產力優化佈局和產業梯度轉移提供了騰挪空間。雖然產業轉移取得了不小的成績,但客觀看,區域間依然還存在產業同質、惡性競爭、資源利用低效、合作機制不完善等問題。要充分尊重企業的主體地位,鼓勵企業根據自身發展需求進行有序轉移。對於中西部地區而言,既不能“撿到籃子裡都是菜”,要堅決將低效落後產能“拒之門外”;也不能一味“貪大求洋”,眼睛只盯着“高大上”,要堅持因地制宜、因業施策,着眼優勢產業鏈配套需求,結合自然稟賦、產業基礎、要素環境等,有序承接產業轉移,差異化佈局生產力,促進形成區域合理分工、聯動發展的製造業發展格局。

中西部地區資源豐富、市場廣闊、要素成本低,各地承接產業轉移的積極性也很高。當前,營商環境已成爲推進產業轉移的關鍵變量,產業承接地要由過去追求優惠政策“窪地”,轉爲打造營商環境“高地”,着重解決好“要素成本低但制度成本高”的問題。由產業轉移而來的企業,不僅擔心“水土不服”,還擔心政府承諾難以兌現,要積極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及時協調解決要素保障、政策落實等問題,推動簽約項目早投資、早落地、早見效,使產業轉移項目不僅“接得穩”,還能“留得住”“長得好”。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熊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