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20年設計,他在深圳鬧市造了個最舒適的自宅

“老葛”葛亞曦,

從業近20年的設計圈大佬,

兩年前,老葛在深圳——

也是他打拼的起點,

爲自己打造了一個陽光大宅,

一人一貓,住得溫馨愜意。

老葛(左)與《一條收藏》主理人慕文泊對談

除了知名設計師身份外,

老葛還是個藝術品藏家、滑雪愛好者、

葡萄酒和音樂的發燒友、堅持10年的健身達人……

房子越住越有生活氣,

原本的工作、生活節奏也慢了下來。

他形容自己“不再把設計做得那麼有侵略性”,

來家裡的朋友覺得“一進門就感到舒服”,

他說:“這就對了,這是家該有的樣子。”

“如果有什麼設計的底層邏輯,

有一點很重要,

那就是把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以下是老葛的講述:

編輯:葉荔

老葛,LSD Interior Design創始人

來我家這裡,幾乎我所有的朋友都有這個答案,他說舒適,我就很欣慰很開心。

我以前是很強勢的,極度理性,不讓步,幾乎是一定要把我對設計的主張壓給別人。但是我給自己設計這個家,完全沒有想要強勢地表達出我這個地方有什麼樣的設計主張,也沒有特意用“美不美”去要求。

有很多人覺得,我家裡不太像“一個設計師的家”,我說那是對的,因爲你沒有被設計師的常用手法給鎮壓住。

一層,處處與自然聯通,敞亮愜意。過道留多少才舒適、人跟書架的關係,老葛說自己都仔細推演過

如果要講我家的設計的話,我是從真實的需求出發。

我用的最多的可能就是我的健身房,所以健身房乾脆連門都不要了,哪怕坐在餐廳裡吃飯,一眼就能看到那些健身器材。

我一直開玩笑說,我在“比較胖的帥哥”跟“比較帥的胖子”,這兩者之間徘徊。這也是我的痛苦之一,你們可能也看不出來,我堅持健身10多年了。

老葛喜歡跟朋友分享美食,於是定製了一張長餐桌,特別設定了桌子的寬度在90公分左右,這樣方便麪對面交流。更貼心的是,他還在家裡爲朋友們準備了共享充電寶

一樓還有一個大餐廳,我希望給朋友們的感覺是,你不是“到老葛家來吃飯”,而是“我們坐在一起吃飯”,我們是平等的,沒有一個人會特別成爲重點。

地下室原本採光很糟糕,老葛把泳池的底打穿。他說,工作到一半,擡頭的時候,就可以有無限美好的想象

地下室,現在主要是我自己工作的地方,有時候團隊的夥伴也來這兒開會。因爲我工作起來,還是會面對很多瑣碎、凌亂的時刻,所以這個空間也需要稍微亂一點。

我在這裡住了兩年多,我最愛深圳這裡的冬天,喜歡曬太陽,中國人尤其對自然割不開關係。院子裡的荔枝樹結果的時候,摘幾顆荔枝跟朋友現場分享,一邊喝着茶,這是“永恆的美好”。

老葛與《一條收藏》主理人慕文泊暢聊家中收藏

因爲做室內設計,就會接觸到佈置藝術品。怎麼選?如何定義高級?我一開始都是用很理性的態度去思考去解構藝術與空間的關係,到近幾年,慢慢地有些鬆動。

看一幅畫,它給你10分的美好;看一個藝術家的行爲,它會給你很多的勇氣。這是很感性的。

深圳藝術家李燎,他曾經把自己練得成一個肌肉健美的帥哥,又跑去做了一年騎手,把這期間身體的變化記錄下來

比如我去看李燎的展覽,我就很感動,我們同在深圳,他真正地把自己投入進去,把一身那麼好看的腱子肉,慢慢變成胖得要“死”。

你就會覺得,哎,原來真的有人就沒有那麼理性,只是抱着一些最簡單真摯的情感在與這個世界溝通。我覺得看到這樣的作品就特別開心,也是對自己的激勵。

設計本身,底子上是一個理性的過程,它需要你很平靜地去完成這個工作,任何極端的偏好、比較放任自我的做法,我是不太同意的。從事設計工作的早期,我總是讓自己控制“自己的感受”,以此來建立理性思考的通道。

而不斷地接觸藝術,就像給我開了一扇門,讓我可以不要那麼認真、那麼嚴肅,那麼理性、那麼痛苦地去面對一些事情。

不同空間氣氛下的兩幅毛焰作品。毛焰是中國畫壇新寫實主義的代表,藝術評論家慄憲庭稱他刻畫了“一個個表情正在消失的時代肖像”

我是從小學畫畫的,我們小時候受的教育就是從俄羅斯的寫實主義那兒來的。所以我對寫實這件事,畫畫的技術本身,還是有一些偏好的。

家裡就有好幾幅毛焰的作品,他很獨特,手上的基本功特別好,但他又沒有完全受“我要寫實”的侷限,別人走抽象,他卡在一個界限上,有自己獨特的語言。

樓梯間的毛焰《托馬斯肖像》

掛畫看畫的位置我也都考慮過,那幅《托馬斯肖像》是灰色底,牆面正好是帶一點灰色;你站在樓梯底下看到它的時候,還有那種上升感,因爲你看不到上面,上面卻有光下來。

“70後”藝術家韋嘉,畫大畫居多,一次偶然的機會,老葛在一個角落見到了一張韋嘉的小畫,一見傾心

有時候看到一幅畫,就覺得特別凝練,它給予你的質感和信息的密度,你想盡一切辦法,借用其他的工具來描述它,有時候嘴巴就講不出來——在經驗之外,你就先拜倒在它身上了。

某個時刻,光線正好攝入女子的眼中

鋼琴上是煙囪畫龜的小畫

無論對藝術,還是對收藏,都是一個學習過程,而且我是享受這個過程的。我有的時候是在買“自己的喜歡”,有的時候在買“大家的喜歡”,有的時候是在買“大家認爲的價值”;有時候買傻了也承認了,因爲我自己內心不堅定,對吧。

不管做什麼事,我覺得你不要一下子“到頭”,拿我喜歡的滑雪舉例,你有初學者階段的快樂,然後你會面對進階時候的痛苦、困擾和慌張,又對新的階段有一個期待。

看藝術家或是看藝術品的時候,有沒有一些關鍵的指標?有一哥們說“真誠特別重要”,我覺得真誠在設計和藝術裡是通性的。

2007年,我開始從廣告行業轉向室內設計行業,至今已經17年了。過去我們是深圳、上海兩地跑,現在有了這個家,主要就在深圳。

過去幾年,老葛的部分設計代表

深圳是一個特別包容的城市,除了做居住項目、商業項目以外,我們現在也在做一些公共項目,比如圖書館、咖啡館。

特別難忘的是前年參加深圳雙年展,在城中村,我們把一處展館的牆角扒開,做了一個小小的咖啡館,咖啡館裡的材料基本上都是用原來城中村的工廠裡面的材料去做的。

城中村的小咖啡館

最後,城中村的住戶們都很喜歡那個簡單地摞起來的座位,還有快遞員喜歡過去歇個腳,很舒服地在那晃來晃去。

比起創業者、設計師的身份,我更喜歡形容我乾的事是要做一個好的設計機構。有一點小小的“野心”,擡一擡設計的底線,或者說文明、審美的底線。

老葛家的沙發很低,給人一種包裹感,也是爲了讓朋友和自己隨時隨地躺下來

每把椅子都不一樣,但都讓人覺得鬆弛

商業設計、家的設計,是不是有些相通的底層邏輯?

我想我們千萬不要忘了其中有一個關係對象就是人。比如做一個書店,讓讀者感受到用什麼樣的方式讀書是舒適的,回到跟功能息息相關,這些是我們設計的根本。

所有設計背後的理念還是近似的,把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設計上我也是這樣的立場,就像胡適說的,“包容比自由更重要”。

部分圖片由老葛及LSD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