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大陸銷量 蝨目魚改名狀元魚

蝨目魚登陸失利中國民衆聯想到蝨子。(圖/東森新聞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臺灣蝨目魚登大陸,但「蝨」字讓大陸民衆聯想到「蝨(蝨)子」,造成賣相不佳。而中國大陸方面8日下午在江蘇蘇州的一場「臺灣第一魚蝨目魚美食發佈會」上,將臺灣的蝨目魚定名爲「狀元魚」,希望能夠擴大市場

包括了上海水產集團、禎祥食品學甲食品3家主辦企業今天聯合推薦臺灣蝨目魚系列產品。大陸官方媒體新華社報導說,「爲更好地推介蝨目魚,其在大陸市場正式定名爲『狀元魚』」,但報導中未說明是誰或哪一個單位將蝨目魚改名爲狀元魚。

此前曾有報導指,大陸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主任王毅曾建議臺灣銷往大陸的蝨目魚改名、以利促銷,因爲在大陸「蝨」字會讓民衆想到以前生活不好時的「蝨(蝨)子」。

大陸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副主任鄭立中今天未在會上提及關於蝨目魚的名稱問題,他指出,2010年到臺南學甲鎮訪問,看到當地民衆養殖蝨目魚但家庭收入不高,回大陸以後,開始聯合3家企業,與臺南100多養殖戶簽訂協議,在大陸推廣蝨目魚。

他說,經過兩年努力,學甲鎮民衆收入和生活水準提高,接下來,大陸將「進一步支持蝨目魚的宣傳推廣」,加強蝨目魚的綜合加工利用及提高附加價值。與會的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執行長洪讀則表示,臺灣蝨目魚是「兩岸經濟協議」(ECFA)的重點項目之一,3家企業的合作是個里程碑,成爲ECFA的前哨典範

中新網」的報導則引述農委會國際處處長張淑賢的話說,之前蝨目魚在大陸推廣效果理想,可能是因爲只採用「臺灣口味」;這次透過三方合作,將開發符合「大陸口味」的做法。

今年1月1日起,臺灣蝨目魚以零關稅登陸大陸華東地區,上海及蘇州爲首站。報導介紹,蝨目魚是臺灣最有代表性食用魚,營養價值高,又稱牛奶魚」,有「臺灣第一魚」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