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的上升與奢侈品的下沉

(原標題:快手的上升與奢侈品的下沉)

文 / 劉遠舉(作者上海金融法律研究研究員

易威登(LV)在快手平臺成功地進行了首次試水,成功並非偶然。

首先,中國經濟發展,使得奢侈品的實際受衆在擴大、在下沉。如今中國GDP突破100萬億元人民幣,人均GDP站上1萬美元大關。根據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數據估算,中國中產階層成年人口數量或已接近3億。這個人口規模早已溢出城市,大城市之外,成爲了品牌營銷的新藍海

2019年11月,德勤聯合電商奢侈品平臺寺庫發佈的一份中國奢侈品增量市場研究報告顯示,新疆雲南西藏的三線城市以及甘肅貴州的三線城市包攬了年度購買頻率回頭客數量和三次及以上消費的前10名。一個典型代表是新疆石河子,在重複購買和三次以上購買中排名第一。

與此同時,快手的形象在往上走。其實在路易威登之前,快手上的奢侈品客單價已經從3000元增長到1萬元,這都說明快手的受衆構成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具備承接奢侈品牌的能力

衆所周知,快手帶有私域流量形式主播粉絲,粉絲與粉絲之間,關係更加密切,有“家人性質信任紐帶情感交往,則意味着更強的種草及轉化能力。更重要的是,奢侈品的本質就是社交人們買昂貴的包、昂貴的手錶,本質上並不是爲了放東西與看時間,而是爲了顯示出自己的信號,提升自己的社交地位,從而獲得自我滿足。這一效應主要是發揮在自己的社交圈子中的。從這個角度看,奢侈品的效用範圍,與快手所形成的社交範圍是重合的。所以,更加具有“拖動效應”,當一個“老鐵”購買了,其他的“老鐵”也會產生跟隨行爲。當社區氛圍起來之後,品牌不但完成了銷售,也被社區氛圍賦能,知名度、接受度、美譽度會得到提升。

於是,私域流量成爲整個邏輯鏈條的最後一環。快手,不但是品牌的變現地,也反過來爲品牌賦能。LV與快手背後,有經濟發展、有個體幸福感、有企業的上升,這些微觀的、宏觀因素,最終構成了無數正在發生的中國故事中的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