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週刊/全民投資臺灣

文/洪寶山(理財週刊發行人)

美股今年屢創新高,創有史以來最長牛市,但就在一片大好榮景中,開始經歷瞭如三溫暖般的大起大落,幾次大跌下來,道瓊和標普今年累積漲幅全數回吐。美股打噴嚏,臺股跟着感冒,加權指數跌破萬點,也讓上市公司市值大幅縮水。

政府經濟,拚了兩年半,最主要可見的政績,就是營造臺股站穩萬點的紀錄,如今雖暫時回落萬點之下,我認爲終究要站回萬點。拚經濟,股市前導,反映的是未來,只要實質經濟面一復甦,民衆就會有感。

還記得四月時行政院賴清德曾表示,「僅靠政府推出『拚經濟』相關政策尚有不足,一定要中小企業共襄盛舉;拚經濟不能由上而下,必須共同討論,團結力量,才能讓拚經濟的成效加乘。」面對企業念茲在茲的五缺問題,賴院長也多次展現解決的決心。七月時他在接受電視節目專訪表示,「蔡總統上任後,推動前瞻基礎建設五加產業創新、新南向政策的『新經濟三大方向』,行政院也祭出加薪減稅、鬆綁法令,解決五缺和投資障礙等問題」。

這些政策也引起臉書公司的實際迴應,九月二十七日,臉書宣佈在臺灣加碼投資,推出培養行銷人力的「Made by Taiwan」計劃預計到二○二○年,要協助臺灣一千五百家產業領袖矽谷企業交流;並培養一.五萬家臺灣中小企業學習透過臉書平臺發展全球品牌業務;以及培訓五萬名以上數位人才。臉書在臺擴大投資,顯示臺灣以亞洲矽谷做爲連結矽谷關鍵節點的計劃受到肯定,未來若能有更多企業投資臺灣,就能真正帶動經濟成長。

經濟發展王道無他,就是「投資臺灣」;而拚經濟不能由上而下,須團結力量才能加乘!政府拚各項經濟建設,營造好的投資環境,吸引外商來臺、讓臺商迴流,鼓勵企業加碼投資臺灣。身爲投資人的我們,能做的就是投資真心愛臺灣、願意加碼投資臺灣的企業。投資人支持政策,拚經濟、投資臺灣,也是植基於看好各項經濟建設,在這樣前提下的萬點行情纔是健康的。

股市是反映未來並非解讀過去,臺股若能挺過這波破萬的信心危機,等於向市場預告臺灣拚經濟曙光已現,準備迎向資本市場新里程碑。你我都期待。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理財週刊》949期,便利商店及各大書店均有販售www.moneyweekly.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