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保淳快評》一個立法委員之死

前國民黨立委龐建國今在北市住家處墜樓亡。(圖/翻攝自龐建國臉書)

驚聞前立法委員龐建國惡耗,相當震撼。

我與龐委員在1990年相識。當時我剛博士畢業,參加了一個由多所學校學生組成的訪問團,赴大陸作暑期交流14天。他那時是以臺大講師身份參與,比我年長2歲,由於團中就我們兩人算是「老一輩」的,因此被安排同房居住。

14天之中,我們相處尚洽,但並未有多少深交,只覺得他相貌俊秀,談吐溫雅,如是而已。

回臺後,兩人各自發展,並無交集,只在報上得知他參與新黨,並曾獲選爲立法委員,我是老於學究,他則躋身政壇。我們曾在新黨於國父紀念館的園遊會中見過一面,匆匆一晤,寒暄數語,學界政界,各有安身立命之處,原亦未足掛齒。但平時多見其在報刊上發表評論,憂心國事,每有懇切之言,同道相望,交淺志一,也樂於神往。

風聞其前2年身體檢測發現癌病,居家療養,雖淡出政壇,仍然心切於國事。公投、補選、罷昶,國民黨接連敗仗,對他而言,竟是如不可承受之重,曾在羣組中連發三語,謂「不公不義的臺灣,我生不如死」,想來是以死作爲對社會不公不義的沉痛抗議,這與高雄市議長許昆源的輕生,顯然同一軌轍。

龐建國的尋短,雖不足取,但我是同情且同感的,志士往往與現實格格難入,抑鬱難伸、前景黯淡,難免心如槁木死灰,志既隳墮,則此生此身,亦何足惜?聞得此訊,心下慼慼,唯有慨嘆而已。

精衛填海,愚公移山,真不是人人都能夠做到的。最令人慨嘆的是,國民黨接連失利,高層卸責諉過,無人勇於擔當,空言泛語,毫無對策,高層者甚至連慰勸安撫的動作,皆未肯一施,猶你爭我嚷,嚚嚚囂囂。豈知有多少心切黨國的人士早已意懶心灰、黯然魂銷了?

龐建國算不算「以死明志」,我不敢妄斷,但國民黨高層實應警厲悚惕,再如此萎靡不振,恐怕離冰銷瓦解之日就不遠了。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