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保淳快評》又倒了一家桂冠

桂冠圖書出版社宣佈解散。(資料照/謝明俊攝)

桂冠圖書在經營辛苦48年後,終於不敵臺灣讀書、買書風氣的逐漸消褪,而宣告結束了。創辦人賴阿勝意外的過世、新冠疫情的影響,固然也有,但總體說來,還是前述原因所致。

桂冠圖書向來以引進西方思想文化的譯着,嘉惠不少學子,那時也正是我就讀大學的時代,國人求知若渴,桂冠的創立,真的滿足了不少學子的需求。1977年,賴社長更破天荒以正規出版社的身份,出版了一系列的古龍武俠小說作品,更是臺灣武俠小說首度可以堂堂登市的創舉。

眼見臺灣目前讀書風氣之低迷,一些大學生連教師指定的書籍,都吝於買入,而嬉玩遊樂飲宴的金錢,卻是豪闊驚人,回想當時在臺大新生南路對面,擁擠一時的購書盛況,除了感嘆、惋惜,真的是連一句話都說不出來了。

據統計,臺灣人平均每年讀書的數目,不會超過4本,遠遜於歐美的20本、韓國的11本、日本的8.5本,連大陸的4.67本都不如,而且多數是實用性的書籍,文史哲方面的書籍,幾乎乏人問津,甚至連通俗小說,也是一蹶不振。近10年來,停業、關門的書店與出版社,時時而有,可我們的教育部、文化部,向來都沒有相應的對策,就兩手一攤,任其漸趨漸下,也實在令人駭異。

原本我以爲,新冠疫情的蔓燒,使許多戶外的活動可以暫歇,而多數閒空的時間,應是有助於讀書風氣的養成的,可就目前情況看來,恐怕是適得其反的。有人戲謔地指出,現在出門在外,最安全的地方就是書店、圖書館,因爲染病的如許人衆之中,都沒有相應的足跡。這雖是戲謔之詞,卻十足呈顯了臺灣閱讀風氣的隱憂。

一個國家的國民不好讀書,這個國家的未來,還會有怎樣的希望?一個政府,漠視讀書風氣的降低,絲毫不以爲意,這又是個怎麼樣的政府?我不敢想,只能滿懷悲憫地冷眼觀看。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