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保淳快評》拿名字開玩笑

某知名壽司店推出「免費活動,凡與有「鮭魚」二字同音或相同的名字者,皆可享受到優惠,甚至免費的待遇。(本報資料照片

報導,由於某知名壽司店推出「免費」活動,凡與有「鮭魚」二字同音或相同的名字者,皆可享受到優惠,甚至免費的待遇,故引起新北高雄兩市的年輕人紛紛向戶政事務所申請改名,至今已有20多人改名成功。

這些更改的名字,五花八門,更有長達30餘字的,窺其內容,大抵皆有「鮭魚」二字,顯然就是爲了飽餐一頓而已,日後肯定還是會改回來的。這種視改名爲遊戲心態,一是純屬好玩,二是顯然受到網路遊戲、聊天室、PTT取暱稱的影響,不僅完全顛覆了傳統姓名學觀念,更泄露了當今部分臺灣年輕人草率輕忽、漫不經心,而又貪圖小便宜態度,「只要我喜歡,什麼都可以」,十足令人憂心。

法律規定一個人一生中可以更改3次名字,這次改名,等於就白白浪費了兩次的機會,且重新改名,一次須交250元的憑證費,一來一去,就是500元,中間耗費的時間,更是無法計數,難道真的划得來嗎?更麻煩的是,一經改名,戶口名簿學籍公司名冊,如果也要改來改去,是否會徒增困擾?

傳統取名,姓氏通常只能從父,後來改爲可以從母,但名字則除小名外,往往是十分慎重的,字形字音字義、五行相濟,缺一而不可,從未見過如此輕忽的取名態度,謂之「改名之亂」,何由而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