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大學生榜樣:俞敏洪、李開復

大陸教育年度盛事學生自強之星」票選結果揭曉,其中在「最具代表的自強之星」名單中,擁有願意幫助社會發展、不向命運低頭殘疾人、科研牛人特質的人士,成爲大學生學習典範

大陸年度「大學生自強之星」網路票選結果近日揭曉,其中「社會責任」成爲學生最看重的自強標準。另外,在最適合作爲自強之星的排行榜中,大學生認爲第1人選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另外,霍金李開復馬雲也都榜上有名。

近七成大學生 重視社會貢獻

據《中國青年報報導,由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活動組委會聯合中青線上展開的「自強之星活動」最新結果揭曉,共有1萬1503人蔘與問卷填寫,其中20歲至23歲的大學生,佔了67.12%。

現今大陸的大學生認爲最需要的自強品質是什麼?調查顯示,67.04%的人認爲是「社會責任」;「實踐精神」和「抗壓能力」分別佔49.33%和43.01%。

而大學生心目中的「自強之星」應具備哪些特質?調查中,近5成選擇「出身貧寒努力奮鬥榜樣」,其他的選擇依次爲「爲社會公益作出傑出貢獻才俊」(27.54%)、「身殘志堅,不向命運低頭的強人」(11.93%)、「學業和科研超強上的牛人」(6.20%)等。

大陸網友「快樂的翻版」認爲:「自己向上,並且能帶動身邊的人一起努力,這才能稱之爲榜樣。」西安歐亞學院的「梅子」認爲,一個合格的「自強之星」,其事蹟和精神本身就是貢獻,「因爲他們激發了更多人的奉獻精神!」

大陸的大學生認爲自強之星應具備的人格特質,反映在他們所選的「最具代表性自強榜樣」名單中,冠亞軍分別爲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37.82%)和大陸著名殘疾作家張海迪(36.95%)。接下來依次是英國著名科學家霍金(29.83%)、前任微軟全球副總裁李開復(14.71%)。另外,馬雲、李書福等也都是大學生欣賞的榜樣。

霍金、李開復 榜上有名

可以發現,大學生對於「榜樣」的理解,出現新的變化。淮南師範學院學生姚振傾向傳統觀點:「張海迪那種身殘志堅、與命運抗爭、永不放棄的精神,不會因社會的變遷消逝。」「俞洪敏作爲一個成功的商人,用自己的例子告訴我們:創業也是一條可行的道路。北大踹了他一腳的求學經歷、艱難的創業故事、坦然展示自身缺點勵志演講,讓我覺得榜樣不再那麼遙遠,更加親切。」大學生李超如此解釋自己的選擇。

另外,大陸網友「梧桐花開」認爲,「不該以一個絕對的標準來定義自強榜樣,而應看他給別人帶來了多少鼓舞和感動。」他的觀點得到不少人的贊同。

此外,本次自強之星調查中,62.32%的受訪者認爲「自強之星」的故事「使自己有了更堅定樂觀的生活態度」;50.73%的人表示「現在有了更加強大的理想動力」;21.24%的人學到了「自強的具體形式和方法」。

動人故事 鼓舞大學生向上

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教授鄭若玲表示,大學生自強之星選拔活動主旨在於激勵大學生努力向上,對於如何進一步完善青年勵志機制?她建議,政府與輿論應更加註重引導年輕一代的社會意識與責任感,將個人的自我實現與社會發展緊密結合起來;另一方面,勵志教育應滲透和貫穿到整個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