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雨紛紛…你我都背過他的詩 唐代詩人墓地淪爲菜田

▲晚唐代著名詩人杜牧墳地遺址如今成爲一片菜田。(圖/CFP)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唐代詩人杜牧的《清明》流傳千古,至今許多人能朗朗上口,然而杜牧在西安的墳地遺址現在卻成爲一片菜田,眼前景象專家學者看了不敢相信,也對一代詩人的墓淪爲如此下場覺得感慨。

▲杜牧畫像。(圖/CFP)

杜牧爲晚唐著名詩人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內容詠史抒懷爲主,與李商隱合稱「小李杜」,後人又稱他爲「小杜」,區別於「大杜」的杜甫;據歷史記載,杜牧爲京兆萬年人,對照今日來看,即爲陝西西安人,當地政府機關於2012年公佈一份文物名錄通知,認定杜氏家族墓就位在西安市長安區大兆街道司馬村。

只是一代詩人的古墓淒涼,綜合陸媒報導,中國史學會專家學者日前到杜牧墓遺址探訪時,發現墓地早已成了一片菜地,而在今年3月,該地還被當做是傾倒廢物垃圾場。據瞭解,杜牧墓地原本面積約1畝、高約7公尺,墓頂還有一顆大樹,卻在60年代時遭到平毀,之後也沒有任何的修復動作保護措施

至於毀壞的原因,報導稱,一名68歲村民回憶說,1967年至1968年間,由於下了數天的陰雨,爲了給中共生產隊飼養室墊圈,於是挖掉墓土作爲乾土使用;除此之外,村民不時私自挖土蓋房,7公尺高的墓土就這樣在短短一兩年內被慢慢挖盡,冢的中心如今只遺留下一個方坑

僅管杜牧墓已被破壞,但爲了表示對傳統文化的保護,目前現場已先鋪上紅地毯,專家學者仍希望能按照史書記載將杜牧墓封土恢復起來,並建立一個紀念館,同時在清明節時展開祭祀杜牧的活動,表達對他的紀念。

版權聲明:圖片爲版權照片,由CFP視覺中國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CFP許可,不得部分全部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