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例 陸童植3D列印下頜骨

山東大學第二醫院外科醫生進行3D列印「頜骨植入手術。(截取自秒拍)

3D列印的鈦合金「下頜骨」。(取自南極熊3D列印)

3D列印「下頜骨」對接在成長快速的兒童身上仍具挑戰。(截取自秒拍)

3D列印「下頜骨」植入人體模型圖。(取自中國日報網)

山東大學第二醫院口腔頜面外科副主任來慶國日前爲10歲的馮霄霄進行了3D列印鈦合金「下頜骨」植入手術。4月16日,馮霄霄經過複查確認沒有併發症,手術宣告成功。這是國際首例低齡兒童下頜骨缺損3D修復重建手術。

3D列印「下頜骨」(又稱下齶骨)不容易,挑戰在於將其對接在正處於成長快速的兒童身上,使其「像原先一樣好用」,特殊且複雜。2017年9月,山東聊城馮先生髮現孩子馮霄霄右臉腫脹,便帶孩子就醫,最後被確診爲患有造釉細胞瘤。

不適用自體骨骼移植

造釉細胞瘤是常見的牙源上皮性良性腫瘤之一,生長緩慢,但有局部侵襲性,如切除不徹底,複發率很高,但基本上無轉移傾向。切除腫瘤,只能手術。但伴隨着腫瘤切除,霄霄右側下頜骨也出現缺損,還伴有下頜骨病理性骨折

來慶國說,孩子的右下頜骨處塌了,咬合也出現了紊亂,甚至影響進食和麪部美觀。孩子才10歲,要是不做修復,生理心理都會受到影響。

據《科技日報》17日報導,下頜骨的修復方案一般爲「小腿腓骨胯部髂骨」,即採取自體血管化髂骨或腓骨移植重建。但這在馮霄霄身上都不太適用。經過會診,來慶國大膽提出採用3D列印個性化鈦合金「下頜骨」的方案,雖然國際與大陸此前有過類似手術,但低齡兒童卻沒有先例

因爲孩子還在生長期,所以骨骼發育情況也被充分考慮了。爲確保萬無一失,在手術前,來慶國和團隊在霄霄3D列印的樹脂下頜骨模型上做了兩次術前模擬。

3個月內仍處觀察期

最終手術順利完成,人造「下頜骨」與霄霄頜骨完美密合,來慶國說,它就像植入的牙齒一樣,伴隨孩子在以後的生活中正常說話與飲食

術後3個月是關鍵觀察期,霄霄父母每隔幾周都會帶孩子複查,目前咬合情況正常,口腔內軟組織很豐滿。這也符合來慶國的預期,說明3D列印人造個性化「下頜骨」重建手術的成功。3D列印技術未來將會更廣泛地應用在醫療用途

小 靈 通醫療3D列印

3D列印近年已被應用到生產移植器官器械等醫療領域。2013年,大陸科學家開始使用活體3D列印人耳、肝臟腎臟。使用活細胞取代塑料,用特殊3D列印機生產人體器官的實驗獲得成功。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的研究人員發明了3D生物列印機「Regenovo」,用於完成較爲複雜的生產工作專家預測,未來10到20年後,就有可能成功列印功能齊全的器官了。(林瑞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