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改第一槍 國防部設後備動員署

國防部將設「後備動員署」,希望仿效瑞士以色列,讓後備戰力無法被輕忽。(本報資料照片

中共解放軍擾臺行動不斷,蔡總統去年520宣示將強化我後備軍力,如今行政院新一波組織改造,就拋出設置「國防部後備動員署」。行政院秘書長李孟諺昨透露,美方軍事專家曾點出臺灣後備動能需要加強,因此,爲提升動員整訓調度量能,後備動員署將整合散落於各縣市的後備指揮部,希望仿效瑞士、以色列等國,讓後備戰力成爲無法輕忽的力量

組織改造 有高度共識

爲提升我國後備戰力,國防部去年宣佈將調整教召方式新制教召從現行每次5至7天增加爲14天,且年年施訓規畫明年起試行,2024年全面實施。如今行政院首波組改,國防部「後備動員署」就被放在名單內,顯然是要兌現蔡總統去年520就職演說中,宣示要改革提升後備戰力的決心。

孟諺指出,美方軍事專家曾提出臺灣後備動能需加強的問題,且各界對於現行的後備動員整訓也認爲有提升空間,後備動員署的組織改造草案可說是高度共識,因此列爲首波組改名單。

各縣市指揮部 整合改隸

對於後備動員署設立目的,李孟諺說,是要整合原本分散在各縣市的後備指揮部,同時強化後備軍人召集的訓練,讓臺灣不只有常役,更要讓後備役也有及戰力,希望能仿效瑞士、以色立等國,做到「後備軍力讓人不可忽視」。

國防部昨天表示,後備動員署成立後,後備指揮部改隸並擔任動員兵監,依專業屬性指導督管各地區、縣、市後備指揮部。地區後備指揮部將納入指揮鏈,作戰區指揮官平時即可有效指揮、督導、調度轄內的人、物力資源,對於戰場經營有正面效益。戰時,則順勢遂行全般後備動員工作平戰無縫接軌,常備、後備整體一致。

維持國家戰力 第一要務

值得關注的是,近年來兩岸關係緊張,中共解放軍軍力迅速擴張,不僅軍機頻頻擾臺,甚至出動軍艦在臺灣周遭海域,稍有不慎恐擦槍走火。對於蔡政府持續強化後備戰力,是否與兩岸緊繃的氛圍有關?李孟諺說,不論國際情勢或外在情況,維持臺灣戰力都會是第一要務。

李孟諺更強調,「無敵國外患者,容易造成國家鬆懈防禦,導致滅亡」,因此,不論兩岸局勢變化,政府都該檢視常役戰力及後備動員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