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乳牙才脫落、沒長臼齒? 兩原因阻礙牙齒萌發

牙齒無法順利萌發有兩種「阻生和埋伏」兩種情況。(圖/記者趙於婷攝)記者趙於婷/臺北報導一位14歲病患下齶右側乳牙脫落後,第二小臼齒、第一大臼齒、第二大臼齒等恆牙卻遲遲未見萌發,而下齶左側對應恆牙均已萌出,北市聯醫賴智信指出,牙齒無法順利萌發有「阻生和埋伏」兩種情況,阻生是牙齒在萌出過程中受到阻礙,牙齒可能被骨頭鄰牙卡住,以致無法順利萌發。而埋伏齒多半因爲該牙缺乏萌發力,以致停留於齒槽骨內。賴醫師說明,目前使用手術露出牙冠利用矯正牽引方式將多顆埋伏阻生後牙移到正常咬合位置,但因病人口腔衛生不良,矯正器又使牙齒清潔不易,產生許多蛀牙待治療填補。術後第一小臼齒相比似乎短了一點,第二大臼齒與第一大臼齒牙根相比似乎也短了一點,需長期追蹤牙根是否仍有繼續生長及觀察後續牙髓腔是否有阻塞的情形發生,且此病例單側多顆牙發生萌發異常的現象,在臨牀上非常少見,治療不確定性相對變多,治療就不容易。此外,埋伏齒比較多全身性疾病引起,例如維生素D缺乏引起的軟骨病呆小症鎖骨顱骨發育不全,這些疾病使得牙齒周圍齒曹骨的發育有缺陷;局部因素則可能爲牙齦纖維瘤,這個疾病會使牙齦具有強韌的結締組織,而使牙齒的萌發力量難以突破恆齒最常發生阻生現象的地方依序是下齶第三大臼齒、上齶犬齒與下齶第一第二小臼齒,常用的治療方式有牙齒拔除、手術露出牙齒、手術露出牙冠合併矯正牽引、拔牙合併以贅生齒或其他部位牙齒的自體移植或手術移位等方式。賴智信表示,人類大約6歲萌發上下左右四顆第一大臼齒,6~7歲時萌發下齶左右正中門齒與側門齒這四顆牙,7~8歲時萌發上齶左右正中門齒與側門齒這四顆牙。通常換牙是左右對稱性萌發,如果發現一邊的牙齒已經冒出來了,而另一邊卻遲遲沒有動靜,超過3個月以上未萌發,最好還是找牙醫檢查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