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前買房大不同!專家揭殘酷2鉅變

如今買房已經成爲了一種奢望。(本報系資料照片)

前一波的房市榮景支撐炒作歪風,即使這幾年房價稍微下修,很多人依舊買不起房,尤其對普遍低薪年輕人來說,動輒20年以上的房貸是相當沉重的負擔,品嘉建設創辦人雙北老屋改建協會理事長鬍偉良直言,15年前買房和現在買房情況大不相同,在早期買房的人如今可以說是大賺特賺,特別是買了幾間房的人,現在都算得上是富豪了,而如今買房,不僅僅是要掏空全部財產,而且還要揹負起鉅額的貸款,這兩大鉅變令人不勝唏噓。

胡偉良在《胡偉良的房產觀點》中表示,15年前的房產對於當時的民衆來說,也是一個高額商品,這一點無論是當時還是現在都沒有一點改變,但唯一變化的就是當時還能咬牙買房,現在則是沒能力買房了,如今嚴重的通貨膨脹,在錢越來越不值錢的情況下,買房已經成爲了一種奢望。

「如今房價高漲,隨之而來的就是貸款金額的提升,在15年前買房的購屋貸款,大約一個月只需要還1萬多,現在最少3萬起跳。」胡偉良強調,當時一個普通家庭總收入大概是在5~6萬之間,即使是交付房貸後,剩下來的錢不僅足夠一個家庭當月的開支,而且還能存下錢來,反觀現在,一個普通家庭總收入和過去相差不多,繳完房貸後,剩下的錢可能應付每個月開支都還捉襟見肘,能存下錢的更是微乎其微。

胡偉良感嘆,15年前購房者房子都是升值的,不管是增值了多少,但絕對不會虧損的,但現在買房每月的還貸金額大幅提升,還款的期限也比以前更長了,就算是選擇租房房租也大幅上漲,這樣的對比差距顯而易見。

胡偉良認爲,房價下跌根本不可怕,最可怕的情況是年輕人都不買房,想想如果年輕人都不用買房,那麼房子要賣給誰?他直言,臺灣房市現在已經走下坡,包括成交量下滑、房子不好賣、開發商面臨週轉難題、很多房地產開發商急流勇退,甚至爆出房產銷售人員辭職改賣保險新聞,以上這些訊號都在充分說明:過往衆星捧月的房地產風光已不再,現在還在買房的人可能都會成爲「接盤俠」,難怪年輕人對買房興致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