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國考:申論考試時間延長該喜該悲?

申論考試時間延長真的意味着什麼?讓我們本着理性、平和、客觀、開放的心態,對時間延長可能出現的變化全面靠譜分析。我們不是命題人,不是政府,也沒有什麼權威消息,但是我們有理智,有常識。根據常識來說,延長時間之後命題可能會出現如下三種變化:

第一,沒有任何變化,爲了讓考生有更充足的時間展現自己的才華

第二,材料增多,題量增加,考察的知識面拓寬

第三,材料題量不變,題目難度增加。

很多考生認爲第一種情況大家就皆大歡喜,殊不知你的時間多了,你對手的時間也多了。

如果是第一種情況,考試時可能會出現如下情況:一,很多人很快做完,發現還有很多的時間。針對這種情況,提醒大家,如果題量不加時間增加,意味着這個考試考的是耐心、細心,不是速度,(速度留給行測)考生在做題時,儘量精雕細琢,把答題當做繡花工作來做。二,一些考生認爲時間很充足,做得過於仔細,反而導致答題時間不夠用。快了又怕時間浪費,慢了怕時間不夠,如何解決這個兩難問題?給兩個建議,第一,答題時要節約用字,不要把格子寫滿了,如果時間多可以添加;第二,文章寫作在明確寫作方向之後(確認不偏題),不要列提綱,直接寫,根據申論閱卷情況,只要不偏題的文章,分差不會特別大。

如果是第二種情況,反而比較簡單。如果真的出現這種變化,和沒有變化差不多,大不了就多寫幾個字,多讀幾段材料。考生要準備的不外是提高閱讀和寫作的效率,即便是沒有這種變化,提高效率也是理所當然的。當然如果材料題量都增加了,對考生的知識面的要求就增加了,在備考應該更加全面的瞭解各類知識,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和視野

第三種情況是最難的,在我看來可能性也是最大的。增加題目的難度有幾種可能:第一,減少直接引用摘抄材料的得分點,提高提煉加工、推理分析能力的考察。在以往的申論考試中,包括國家公務員考試,有很大部分得分點都是材料中的原詞原文,一個十分的題目,有七、八分可能都是直接抄材料。提高難度之後,可能會減少直接引用摘抄材料的分值,增加提煉加工、推理分析部分的分值。什麼是申論考試中的提煉加工,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材料中有這麼一段話:“城市規劃過程中各部門各自爲政,爲各自利益討價還價”,如果有考生寫“各自爲政、討價還價”這些詞可能不給分,而要提煉成“規劃不統一,不科學”這裡有“高度”的詞纔給分。如果更加難一點,還要考生做一點分析,爲什麼各自爲政,因爲缺乏全局意識,存在本位主義思想政績觀不正確等等。如果出現這類情況,需要考生積累大量規範語言表達,將一些具體的形象東西抽象化,規範語言表達,同時有意識的提高自己的推理能力。提高難度的第二種手法是增加題目的要求。比如以前只要求考生寫到關鍵詞就給分,現在再疊加一些邏輯感情語氣、表達流暢性,甚至關鍵詞直接的先後順序都會有更加嚴格的要求。這類的要求在以前的考試中就有,但是分值比較低,如果改革後可能會加大權重。第三,設置更多的紅線。比如公文寫作中,如果語氣不對,直接給多少分以下。比如文章寫作沒有感情色彩,直接多少分以下。這樣的設計是要求考生考慮問題要全面,如果有一點不符合要求會影響全局。如果是這樣,就需要考生更加細心耐心。第四,大量採用扣分制,既答對了得分,答錯了扣分。個人認爲,這種可能性比較小。

總體上,我個人並不認爲申論考試會出現大規模的改革,大量的考試人數,有限的閱卷隊伍,穩定的政治環境等等都決定了申論考試的變化不會太大——標準化客觀化在現在和將來很長一段時間仍然將是申論考試的主要形式。無論時間多長,題目多簡單多難,老老實實複習,紮紮實實練習,增加知識的厚度,提高寫作的精準度,纔是考好申論的王道總結起來一句話:考試時間延長了,延長而已,申論還是申論,考試還是考試,你還是你,別太當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