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面試熱點:暴力傷醫零容忍

ü  熱點概述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於2014年4月24日舉行新聞發佈會,公佈了《關於依法懲處涉醫違法犯罪維護正常醫療秩序意見》。《意見》要求嚴厲打擊毆打醫務人員故意傷害醫務人員身體、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等6類涉醫違法犯罪行爲。

這6類涉醫違法犯罪行爲分別是:在醫療機構內毆打醫務人員或者故意傷害醫務人員身體、故意損毀公私財物;在醫療機構違規停放屍體、私設靈堂、擺放花圈、焚燒紙錢、懸掛橫幅、堵塞大門等方式擾亂醫療秩序;非法限制醫務人員人身自由;公然侮辱、恐嚇醫務人員;非法攜帶槍支彈藥管制器具或者爆炸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蝕性物品進入醫療機構;故意擴大事態,教唆他人實施涉醫違法犯罪行爲等。

2012年全年有多達7位醫生死於醫患糾紛。另一份數據顯示,2012年每家醫院發生的暴力傷醫事件從2008年的平均20.6起增至27.3起。據中國醫院協會數據顯示,73.3%以上的三級以上醫院都發生過暴力傷醫事件。

ü  相關評論

最高人民法院新聞發言人孫軍工表示,暴力殺醫、傷醫、打砸醫院等違法犯罪行爲,既破壞醫療秩序,更侵害患者利益,不利於我國醫藥衛生事業的健康發展。對於採取殘忍手段殺害、傷害醫務人員,主觀惡性深、人身危險性大的,要依法從嚴懲處。應當判處死刑的,堅決依法判處。

ü  模擬題

近日,五部門出臺《關於依法懲處涉醫違法犯罪維護正常醫療秩序的意見》,《意見》要求嚴懲暴力傷醫殺醫事件,對此談談你的看法?

ü  參考解析

一段時期以來,一些地方相繼發生暴力傷醫、打砸醫院等惡性事件,如黑龍江一名未滿19歲的高中生,竟然將醫生殘忍殺死,這類事件的出現讓人震驚,同時也引起了全社會對於暴力傷醫話題的關注。爲了能夠進一步遏制這類事件的發生,近日,四部門聯合公佈了《關於依法懲處涉醫違法犯罪維護正常醫療秩序的意見》,將對醫院內6類涉醫違法犯罪行爲進行嚴懲。意見的出臺,是衆多醫生所望,也是對良好就醫秩序的一種維護,對此我們應該堅決貫徹實施。

第一,意見的出臺能夠對醫生這個被賦予白醫天使職業給予法律上的保障。傷醫事件的出現,不少醫護人員表示“心寒”、“無奈”、“憤怒”、“傷心”,這類事件不僅讓他們心理上難以接受,同時也讓他們感到職業榮譽感尊嚴感盡失,而意見的出臺,能夠幫助大家重 拾對職業的信心。

第二,暴力殺醫、傷醫、打砸醫院等惡性事件,既破壞醫療秩序,也侵害患者的利益。此次意見的出臺將對遏制、預防此類犯罪的發生,維護醫療秩序,保障醫患雙方的合法權益起到積極的作用,尤其是意見明確要求,司法機關對涉醫犯罪要快偵、快訴、快審的規定,更具有操作性

第三,除了暴力傷醫之外,當前一些職業“醫鬧”不直接傷害醫生,而是打起法律的擦邊球,往往採取在醫院私設靈堂、擺放花圈等擾亂醫療秩序。對於此類行爲,意見也明確規定,可以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法的相應規定處罰,這些明確的規定,也讓今後的醫鬧事件處理不再尷尬,而是有法可依。

當然,要真正緩解當前緊張的醫患關係,消除醫患暴力衝突,我們還應該去深究其背後的深層次原因,從根本上來化解矛盾:

第一,加大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力度,特別是政府加大財政投入,改變“以藥養醫”的畸形體制,讓公立醫院迴歸公益;同時改善醫療條件,增加醫療資源,提高醫療質量,着重控制過度檢查、過度醫療,讓更多患者看病更方便、更便宜,兼顧好患者、醫生的合理利益。

第二,作爲醫務人員,也應增加自身責任心,堅持以病人爲中心,在治療過程中注意自身的態度,減少患者的不適感,真正重塑醫患信任關係。

第三,作爲患者以及家屬而言,應當理性維權,依法維權,現在各醫療機構都有比較完善的投訴機制,患者有意見和問題,可以通過正常渠道向醫院反映。

第四,加大宣傳力度,普及“治不好未必是醫生的錯”的常識醫學是一門科學,人類對許多病症的認識都要經過長期的探索。醫生也並非萬能,無效醫療與高誤診在全世界都廣泛存在,糾正“患者的不幸全是醫生的錯”的偏見。

減少醫患衝突悲劇,重塑醫患信任關係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內容,作爲醫生和患者,都需要換位思考,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構建和諧醫患關係,營造一個良好舒適的就醫環境。

來源:華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