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臺灣國際人權影展」9/6開跑!華山穿廊打造巨大「人權聲援留言牆」

▲「2019臺灣國際人權影展」9/6開跑,將在臺北光點華山穿廊打造「人權聲援便利貼」巨大留言牆。(圖/國家人權博物館提供,下同)

記者林育綾/臺北報導

「2019臺灣國際人權影展:穿越荊棘風景」將於9月6日開跑,精選臺灣、香港緬甸柬埔寨巴西法國德國、英國、美國與卡達多個國家作品,影展放映活動分爲臺北、高雄二地舉行,9/6至8日於臺北光點華山電影館2廳,而9/17至25日於高雄市電影館3樓放映室總計20個場次播映所有影展作品。

「2019臺灣國際人權影展」由國家人權博物館主辦、臺灣南方影像學會策劃執行,影展以「穿越荊棘的風景」爲題,暗示充滿「刺」的結構框架,希望大衆理解民主社會中隱而不見的規則,如何導致體制共犯結構,進而理解壓迫的意涵,從而找尋未來可着力改善的美好風景。

▲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陳俊宏提到,影展以「穿越荊棘的風景」爲題,暗示充滿「刺」的結構框架。(圖/國家人權博物館提供)

國家人權博物館陳俊宏館長表示,近年不分國家的體制,發生在各地有形、無形的暴力,使許多人動搖自己對於民主制度信任,例如不分國界難民、世代差異下的正義,乃至在法律框架下的受壓迫者,皆納入本次影展主題。陳館長也談到,「香港現正面臨許多過去未曾遇過的巨大挑戰,此次也會放映幾部與香港和兩岸政治處境有關的影片,邀請民衆來共同思索探討。」

曾拍過《公民不服從》、《祝我好孕》的陳育青導演也擔任影展推薦人,23日感性致詞提到,這次影展也放映倡導同志人權的已逝導演陳俊志所拍攝的《無偶之家‧往事之城》,對照同志權益有所禁忌的緬甸同志影片,讓我們好奇這個國家的性別觀點。她認爲,不管什麼年齡階段,找到適合的主題,電影能讓人流淚擦乾後,找到更多可以做的事情。

在9月6日到8日開跑的影展中,也特別在臺北光點華山電影館的影像穿廊舉辦「我的人權聲援便利貼」活動,打造巨大留言牆「我的人權聲援便利貼」,以日本「繪馬」或街頭運動連儂牆」之形象設計影展主視覺留言版,期許觀衆在觀賞影片後有一個交流平臺,透過「手寫張貼」的溫度,讓觀衆抒發對議題的沉痛或省思,寫下的留言可以是對「人權」再聲援的期許或勉勵。

影展放映活動分爲臺北、高雄二地舉行,展期爲2019年9/6-9/8光點華山電影館二廳,及9/17-9/25高雄市電影館三樓放映室,總計20個場次播映所有影展作品。同時,本展以人權教育推廣爲目標,自10月份起,展開爲期2個月的聚落串連放映,開放全臺灣各地單位申請,預計35場巡迴,以影像捲動各項人權主題思考,朝向臺灣追求自由民主的人權普世價值,期盼落實社會公義理想的一天,活動詳情請見臺灣國際人權影展官網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