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訪亞洲中國旅客預估破6千萬 全球亞洲旅客比例近29%

星展銀行。(圖/記者賴亭羽攝)

記者賴亭羽/臺北報導

隨着中國印度以及東南亞國家國民所得水準提升,亞洲旅遊業處於穩健的長期成長趨勢。星展銀行投資辦公室指出,即使中國持有護照人數人口約9%,但在全球海外旅客當中,中國遊客佔比已經居首位;此外,印度和東南亞國家的總人口達20億,且消費支出提升,也有利亞洲旅遊產業

星展銀指出,造訪亞太國家的旅客人數從2000年的1.103億升至2016年的3.084億,年複合成長率達6.5%,高於世界均值的3.9%。預期造訪亞太國家的旅客人數在2030年將成長至5.774億,而亞太國家旅客佔全球海外旅客比例則會升至29%;未來十年,旅遊業將成爲許多亞洲經濟體的重要支柱。 至於中國旅外遊客,從2013年的9,820萬在2017年升至1.305億,爲全球最大的海外旅客來源。雖說目前只有約9%的中國人民持有護照,遠低於日本美國,但根據亞太旅遊協會(PATA)預估,在2020年造訪不含臺港澳亞太國家的中國旅客,將成長至6,000萬。 星展銀認爲,持續推動中國旅外遊客成長的因素有六,分別爲:一、過去數十年中國的經濟顯著成長,人均所得從1990年的940美元,在2016年升至8,250美元。根據世界銀行組織的定義,中國已經成爲中高所得經濟體,市場預期中國GDP將在2030年超過美國。

二、近幾年已有許多亞洲國家放寬對中國旅客申請簽證的規範,至2017年爲止已有20個亞洲國家准許中國旅客落地簽證,有兩個地區爲免籤,日本和尼泊爾則放寬申請簽證的規範。預期往後會有更多亞洲國家,如印度和菲律賓,放寬簽證的規範,以吸引更多中國遊客。

三、截至2016年中國網路普及率接近53%,2017年約有72%的海外旅遊是透過線上旅遊網站社羣媒體規劃。同時如支付寶和維信支付等線上支付在海外使用率提升,降低了跨境消費的障礙,刺激中國旅客在海外的消費。

四、公共建設的進步隨着海外旅客人數增加:據中國政府計劃機場數量將從2016年的218座,增加至2020年的260座,加上現有的機場也正在進行擴建計劃。星展集團預期,一線城市之外的機場建設計劃,以及現有機場的擴建計劃將使中國海外旅遊維持成長趨勢。

五、管理顧問公司麥肯錫於2017年的報告指出,中國旅客花費奢侈品金額從2008年的1,516億人民幣,在2016年已增加至5,373億;全球奢侈品消費當中,來自中國旅客的消費佔比提升至32%,且預期在2025年會升至44%。

最後,印度爲全球人口第二大的國家,存在巨大的海外旅遊潛能。1996年至2016年,印度海外旅遊人數從350萬增加至2,190萬,預期2017年至2022年期間的成長率可達10%;東協國家部份,總人口數達6.4億,也是可能推動亞洲旅遊的潛在因素。隨着中產階級的人數增加,以及廉價航空興盛,海外旅遊可望維持成長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