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件海廢燈具 點亮海科館

倡導永續海洋環境議題,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舉辦「Design for SDG14 光寶科技 X 臺北科技大學設計展,在海洋劇場大廳展示22款海廢設計燈具臺灣海洋文學作家鴻基也推出《23.97的海洋哲思課》文學作品,傳達永續海洋理念。(見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提供)

倡導永續海洋與環境議題,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舉辦「Design for SDG14 光寶科技 X 臺北科技大學」設計展,在海洋劇場大廳展示22款海廢設計燈具,臺灣海洋文學作家廖鴻基也推出《23.97的海洋哲思課》文學作品,傳達永續海洋理念。

海洋永續與環境教育全球共同關注與努力的議題,海科館長陳素芬表示,近年來很多企業開始着重海洋資源保育與利用,海科館這次與學校、作家、基金會合作,讓民衆瞭解各領域爲海洋努力的作爲和覺察,無論是個人羣體力量,期盼能提升民衆對環境的重視,共同打造「藍色文明」。

這次展覽作品由光寶文教基金會連結光寶科技與臺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一同合作,使用在北海岸淨灘時撿拾的海洋廢棄物製作成22款燈具,素材包含寶特瓶樹枝漁業繩索等,相當吸睛

廖鴻基則是創作《23.97的海洋哲思課》,親自前往臺灣東西海岸,發現北緯23.97度線,串連了花蓮港燈塔與彰化芳苑燈塔,他認爲,海岸雖然大不相同,但都需要被重視與保護。

海科館說,海洋無可預約,但值得期待,希望透過結合與整合各領域專業資源,倡導海洋永續、傳達理念,包括海廢議題的倡議、海洋生態環境及地方海洋文化特色作品展期至12月2日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