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成6建言獲正面迴應 美商會:政府最好的成績單

美國商會會長範炘肯定政府對商會建言的迴應。(圖/記者林信男攝)

記者林信男/臺北報導

臺北市美國商會5日公佈的「2014臺灣白皮書內容顯示,在2013年提出的上百項建言中,有26.2%已獲得解決或有具體進展。美國商會會長範炘認爲,這是政府「過去十幾年來最好的成績單」。

「2014臺灣白皮書」內容指出,政府對美國商會2013年白皮書建言的處理態度「令人驚豔」,總計103項議題中,其中6項被委員會列爲「已解決」,另有21項是「有具體進展」,上述兩項正面結果佔比達26.2%,比例是近5年最高。

範炘說明,包括投資政策智慧財產權藥品財權保護、資訊自由流通教育方面,都在近半年出現重大進展;不過在醫療保健業、消費者保護、人力資源部分,仍有許多問題待解決。

能源議題方面,範炘強調,「能源議題是國家安全議題」,因爲臺灣的能源倚賴進口,且直接關係到工商業發展,政府必須擬定策略,取得長期、穩定的能源。

「2014臺灣白皮書」內容也建議,在覈四停工後,政府應該和社會大衆進行更有效的溝通,客觀說明可能的能源選擇,以及選擇後的結果。

至於臺灣加入國際貿易組織部分,範炘說,臺灣是貿易導向國家,不能過度倚賴特定、單一市場,「不要把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因此臺灣除積極爭取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議」(TPP)外,美國商會也呼籲,美國政府應儘速與臺灣展開「雙邊投資協定」(BIA)的對話磋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