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列印機引進臺灣 售價4萬元

記者蔡孟修臺北報導

3D列印技術正夯,多用途功能,化不可能爲可能。任何想像得到的東西,幾乎能透過3D列印機打造,包含人造器官槍械食物、甚至航太材料…等,這項被譽爲第三次工業革命數位化製造技術,不但能完成製程複雜的產品,還省去開模具的昂貴成本、減少材料的浪費節省人力成本。

▲這臺由比利時引進的3D列印機,能做出最大長寬高20X20X20(cm)的成品。(圖/來源:Velleman)

3D列印是根據使用者設定好的圖形數據,讓3D印表機分層方式逐層疊加材料來完成3D實體,目前可運用的材料包含到金屬塑膠石蠟…等,這種製程不但能省去開模具的昂貴成本,也能免除刀工雕刻技術性人力,同時具備製成快速及節約材料的優點

今(2013)年COMPUTEX就有廠商從比利時引進3D列印機,成功吸引不上客戶上門洽詢訂購。這臺長寬高60x45x60(cm)的小型3D列印機,重量僅8.7公斤,最大列印尺寸爲20x20x20(cm),使用PLA、ABS等材料、FFF熱溶解積層法去完成實體列印,目前建議售價爲4萬元。

▲展覽現場陳列的簡單模型。(圖/記者蔡孟修攝)

參展業者表示,展出期間,曾有學生上門詢問,有意購買臺3D印表機列印客製化手機吊飾,甚至有從事公仔製造的業者,想利用3D列印機快速又省成本的優點,製造更多創意公仔販售

瓶蓋中間採用蜂巢設計能夠減少材料消耗,現在也能經由3D列印機輕鬆完成。(圖/記者蔡孟修攝)

的確,即使是大一點的模型,列印時間最多也只有20分鐘,1公斤的塑膠原料也只有2000元上下,再加上節省材料的優點,讓許多民衆打起了生意算盤。不過,業者進一步表示,傳統模具雖然成本較高,但是誤差僅是以微米爲範圍,不同於3D列印的毫米單位,所以成品的精緻度仍然略勝3D列印,且3D列印較適合客化服務,不適合量產

參展業者進一步指出,3D列印技術在歐美國家已逐漸普及,由於價格便宜,許多業者自行添購機器生產客製化商品臺灣有幾家感興趣的廠商正投入自行研發,所以目前機器大多還須仰賴進口。對於列印產品精密度的要求,會依機械解析度與列印解析度的不同而有差異,若要達到微米等級,機器動輒加價數十至數百萬元不等。

▼這是現場展覽所播放的3D列印機運作影片。(影片/來源:Velle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