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個字杜絕弊案!柯P以「重要資產」還債540億 網蓋600樓推爆

柯文哲出席「2018臺北企業誠信治理實務分享與未來」活動。(圖/記者湯興漢攝)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臺北市長柯文哲在選舉結束後,重新回到市政府工作,27日出席「臺北企業誠信治理實務分享與未來」活動時,提及北市府招商制度,以「正直誠信」4個字做爲招標的重要標準,才能杜絕所有弊案,成功還債530億,他提到這種清廉的政治文化不該僅在臺北市建立,應該擴散到全臺灣,讓臺灣成爲更文明國家

柯文哲表示,2014年他剛參選時,每天晚上的call-in 節目都在討論臺北市的各個重大工程,但他上任之後的4年間,卻再也看不到call-in 節目討論這些。「作爲一個無黨籍市長, 不管是兩黨的議員或者是電視上的名嘴,他們不是拿放大鏡來看,他們是拿電子顯微鏡來看,結果還是找不到問題,奇怪。」

他說雖然臺北市各首長來來去去,卻從來沒有人是因爲弊案而下臺的,「不管像是葉世文許志堅,都是副首長然後直接就抓起來。我們一個都沒有。」此外,從他上任至今還不滿4年,北市已經還債540億,「我的主計長財政局長都不知道錢從哪裡來的,莫名其妙就掉下來了。」

大家可能都知道,北市府每天早上7點半都要準時開會,柯文哲說他們就是利用這個時間處理一些預算的事情,「要追加預算全部進來專案報告。催收款前五名專案報告,進議會預算被刪掉最後前三名進來報告,然後那個預算執行率倒數五名進來報告。」因爲這個開會制度,市府內部幾乎沒有什麼追加預算。

▲柯文哲在活動上分享北市府招標準則。(圖/記者屠惠剛攝)

北市府的招標制度也有嚴格規定,「臺北市政府2千萬以上不準價格標,全部用最有利標,要價格標就要市長專籤同意,意思是說所有局處長必須要對你的標案負責。」還會事先公佈評審委員名稱,如果是最有利標就公佈底價。府內府外的委員數都清楚規定,開標時委員出席率要超過3分之2,且府外委員要大於一半。

柯文哲說,在整個招商制度上,北市府並沒有提出什麼新的制度,只是以嚴謹的規定來避免弊案,包括最有利標、公佈評審委員名字、公佈底價、府內府外要有定義、開標時府內外各要幾個,「這一條一條照這樣走就好,然後就沒問題了。」

對外方面,北市府在招標時最重視的標準是廠商的「正直誠信」。他們要求企業或財團要與北市府採購,必須先簽「誠信治理同意書」,廠商簽了就要跟着規則走。他認爲不論對政府或企業來說,信用都是一個很重要的資產,「要把正直誠信列爲招標的一個重要標準。」

在演說的最後他說,「所以我們今天只是來跟大家說明,我們希望不是隻有這4年或這8年,而是從此,這一種清廉行政的文化在臺北市建立,再從臺北市擴散到全臺灣,讓臺灣成爲一個更文明的國家。」

鄉民將他的演說逐字稿貼到PTT的八卦版上,瞬間引起網友熱烈討論,「誠實是民主社會運作基礎」、「 這個真的值得敬佩。我覺得這種制度的改變纔是臺北市未來最大的資產」、「這真的該選總統,現在臺面上沒一個敢負責的」、「奇怪他講的明明就都是理所當然的事,爲啥沒人做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