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8億年寒武紀化石庫出土 53%是全新物種!

林喬利蟲化石 。(圖/化石網)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湖北宜昌長陽地區日前發現距今5.18億年的寒武紀特異埋藏軟軀體化石庫,命名爲「清江生物羣」 。科學家也在其中發現不少無脊椎動物,例如海葵水母海綿等,但最令人驚奇的是,其中有53%的化石屬於從未有過記錄的全新物種研究團隊表示,這個遺址被保存得極爲良好,具有難以估量的研究潛力

據《化石網》報導,權威雜誌《科學》(Science)22日發表西北大學早期生命環境創新研究團隊張興亮傅東靜等人的最新研究成果華南早寒武世布爾吉斯頁岩型(伯吉斯頁岩)化石庫——清江生物羣》,在國際上首次公佈了該團隊在湖北宜昌長陽地區發現了距今5.18億年的寒武紀特異埋藏軟軀體化石庫,命名爲「清江生物羣」 。這是進化古生物學界又一突破性發現。

▲研究人員在清江化石羣遺址挖標本 。(圖/化石網)

此次發現的清江生物羣,在4351件化石標本中,已分類鑑定出109個屬,其中53%爲未知屬種。生物統計學「稀疏度曲線分析顯示,清江生物羣的物種多樣性將有望超過全球已知所有寒武紀軟軀體化石庫。

傅東靜介紹說,「清江生物羣的特色優勢體現在新屬比例最高、後生動物相對多樣性最大、軟軀體生物類羣最多、化石形態保真度最優、原生有機質的埋藏保存最好等五個方面,具有難以估量的研究潛力。」

中國科學院院士舒德干教授說,本次發現的清江生物羣與澄江生物羣一樣,都處於寒武紀動物門類爆發式起源演化的極盛時期代表了同一時期不同古地理環境下全新的生物羣落,兩者科學研究價值具有很強的互補性

▲清江生物羣復原圖 。(圖/化石網)

報導稱,寒武紀大爆發被列爲六大自然科學難題,而要破解其中的奧秘,除了基於理論的科學猜想,更需要發現恰當的科學觀察窗口——化石庫,以找到可靠的化石實證。

對古生物學者而言,最完美的、可解密寒武紀大爆發與動物門類起源的研究對象,莫過於伯吉斯頁岩化石庫。相較於常見的類似保存着脊椎動物骨骼硬體化石庫,伯吉斯頁岩化石庫不僅可以保存動物骨骼以外的組織、器官軟體形態,更可以保存諸如水母、海葵等軟軀體生物。

類型的化石庫能夠最大程度地還原寒武紀生物羣原本的、完整的組合面貌,爲探尋寒武紀大爆發的演化模式強度以及搆建動物生命樹的基本結搆提供絕佳的化石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