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時代領跑者,產業互聯織網人 中國電信揚帆遠航,數字藍海乘風破浪

面對數字經濟藍海下的廣闊機遇,中國已躍然成爲5G應用的全球領導者之一。根據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發布的數據,2020年中國5G連接數佔全球總數的87%。隨着5G商用進程不斷深化,未來蘊藏着無限機遇。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王志勤表示,預計到2025年,5G帶來的信息消費規模累計將超過8.3萬億元,直接帶動經濟總產出約10.1萬億元。現階段建設5G網絡探索拓寬經濟增長空間是最佳選擇。

區別於3/4G移動流量時代主要圍繞C端服務應用,5G網絡在提升C端用戶上網體驗規模建設、廣泛覆蓋的同時,緊密契合B端用戶提質增效訴求,轉向按需建設、深度覆蓋。隨着5G催生的新業態、新模式接連涌現,海量5G應用如雨後春筍般破土而出,成爲各行各業開拓探索的新趨勢。

可以說,正是5G to B端的躍進式發展,奏響了信息產業革新的交響曲。在這宏偉樂章下,運營商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中國電信作爲5G to B領域領跑者,已低調地擎起數字經濟的大旗,以雲網融合爲底韻,奏鳴出跨越時代的強音,通過5G賦能千行百業

5G 智“醫”,遠程便捷就醫

據研究機構預測,至2025年,全球5G to B市場醫療行業佔比將達到12.3%,約740億美元,發展潛力巨大。5G網絡強大的運載能力和低時延特性使其在醫療領域拓展出豐富的應用場景,使得<50ms低時延下的遠程治療與大帶寬保障的遠程診斷得以實現,從而逐步實施優質醫療資源下沉與共享,推動分級診療體系建設完善。

截至今年5月,中國電信5G定製網在醫療行業拓展項目超過170個,與超過30家全國大型三甲醫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助力6,000多家醫療機構實現了業務上雲,持續進行着5G醫療場景化的實踐探索。以中國電信協助組建的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影像會診中心爲例,由縣級醫院和鄉鎮衛生院放射科每日將疑難影像上報,中心進行影像報告編寫並下發,形成遠程影像診斷的完整鏈條。不僅改善了居民看病難、看病貴、看病體驗差的情況,並且有效實現醫聯體內不同醫療機構間影像信息及數據的互通共享,優化了醫療資源的跨區域調配,得到廣大市民及醫護人員的一致好評。

疫情席捲之際、受任於危難之間,中國電信更是隻用了短短的十多小時就完成了5G在線“雲監工”視頻平臺的搭建,攜手央視直播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進程,同時在線觀看量超過了億萬人次。此外,中國電信還與華西醫院合作打造覆蓋省、市、縣三級醫療衛生系統的“5G+新冠肺炎遠程會診系統”,實現了全省及馳援武漢的前線醫院系統“一張網”,極大提升了診療服務效率和可靠保障。爲抵禦疫情侵襲、助力復工復產做出了不容忽視的突出貢獻。

5G智“教”,虛實交互教學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學環境受到時空條件的制約,同時實體場地、設備都需要投入高額成本,學校管理工作耗費着大量人力物力,解決教育資源高度集中帶來的城鄉差距問題也是迫在眉睫。2020年,全國共有級各類學校53.71萬所,各級財政教育信息化投入近4000億元。截至今年3月,中國電信5G已在教育行業拓展170餘個項目,通過5G結合AI技術打造智慧課堂,構建高質量教育支撐體系的同時,更促進了教育資源公平廣泛覆蓋共享。

以無錫職業技術學院爲例,中國電信通過5G專網將用戶數據實時傳輸至邊緣雲數據中心,提供5G+工業互聯網場景的科研平臺,助力打造了5G工業實訓室及測試認證實驗室,將教學內容靈活真實地呈現在一體化實訓平臺中,全方位滿足了科研、教學、實訓功能需求,受到師生高度認可反響熱烈。此外,中國電信在與四川大學、上海市中小學校等的合作項目中,還打造了“5G+XR創新實驗室”“5G+智能體育測試”等優質樣板。通過VR技術帶來虛實結合的沉浸式教學更加生動直觀,危險實驗也能夠通過虛擬化操作巧妙呈現,經歷仿真實訓可以感受到不止於書本平面的深刻體驗,互動教學效果成功實現飛躍。

5G 智“安”,全面守護安防

曾經受限於網絡帶寬不夠、WiFi覆蓋範圍小、環境干擾大等難題,警務行業難以擺脫場景複雜和業務繁多的困境。中國電信憑藉“致遠模式”QoS、DNN定製、網絡切片等技術,綜合運用“城市低空巡防”無人機、無人巡邏車、高空天眼、AR眼鏡執法終端等,打造城市核心區域的全方位一體巡防,大大簡化降低了執法難度,還保障了警務系統的高度安全。

根據研究機構預測,未來5年預計5G警務運營商市場倍增,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到30億元。截至今年6月,中國電信5G定製網在政法公安行業共拓展約200個項目。隨着5G SA規模落地,中國電信與深圳公安於2020年即合作發佈了全球首個5G智慧警務一體化終端,還聯合華爲廠家共同實現了全球首個基於端到端5G SA網絡的警務切片。打造了高可靠、更安全的公安移動視頻“專網”,空天一體的移動立體巡防模式,支持大範圍多場景快速布控;通過5G+雲+AI,實現超高清視頻實時捕捉,秒速識別鎖定嫌疑人。重點區域出警時間預期可縮短1/3,處警效率可提升100%。構築起牢不可破的5G智能防護牆,將爲社會治安和居民生活安全帶來全方位的安心保障。

5G 智“造”,高效智能運維

隨着5G、工業互聯網等新技術及產業政策的推出,新一輪的製造業革命和行業數字化轉型正在加快實現。2020年,我國電子信息製造企業已經超過2萬家,規模以上電子信息製造業營收逾12萬億元,同比增長7.7%,佔工業營業收入比重達11.4%,今年一季度增加值同比增長30%,產業地位不斷凸顯。爲解放園區生產管理效率,精準管控進度與成本,中國電信利用“比鄰模式”多頻協同、載波聚合等技術,在5G“黑科技”加持下,通過最大化發揮雲邊協同優勢,助力工業園區實施自動化、無人化改造,全方位實現數字化、智能化工廠轉型。

截至目前,中國電信5G定製網在電子製造行業約拓展80個項目。例如中國電信協助構建的南京中興濱江基地5G+全連接工廠、佛山美的5G+智能工廠、蘇州博世BOSCH的5G數字工廠等,實現了研發協同、計劃、採購、生產、物流及運維環節的完整串聯,形成數字化管理閉環,推進工廠生產、運營、管理的全面智能升級。可以預見,電子製造行業在不斷突破創新和5G持續賦能下,智能打造的萬物互聯新世界將在不遠的將來成爲現實,讓我們拭目以待。

5G 智“控”,節能精準掌控

2020年我國電力行業營收2.78萬億元,佔GDP比例達2.7%。在雙碳戰略背景下,正在加快5G網絡、大數據中心、新能源充電樁等新基建領域佈局和建設。面向電力行業這類高安全、高隔離的安全敏感型政企客戶,中國電信“如翼模式”通過定製專用網絡設備、網絡服務及關鍵組件,爲智慧電網提供端到端的、定製化專屬解決方案;同時得以改善簡單粗放的負荷控制,解決光纖鋪設成本高、活動範圍和通信距離受限的發展阻礙。

2019年起,山東電信即與青島國網達成戰略合作,在多地提供5G SA專網覆蓋,滿足其嚴苛的安全和性能需求,同時實現故障自主就地隔離、不間斷供電,達到<15ms低時延。預計可節省80%現場覈查人力,每條線路年平均可減少停電經濟損失近70萬元人民幣,單基站將節省用電費用20%。降本增效的同時還提高了可靠性和安全保障,成功構建了5G行業專網先行示範區。青島國網通信技術工程師李坤接受央媒採訪時曾表示,中國電信5G大帶寬、低時延、廣連接、高可靠的特性完全契合能源互聯網的通信需求。正如此般,中國電信不懈爲數字中國的新基建與碳中和事業添磚加瓦,貢獻着舉足輕重的行業力量,體現出中央企業的崇高責任和擔當。

如果說4G時代擴寬了網絡生活的大門,那麼5G時代則是開拓出了智能互聯的萬千節點,將產業聚合與技術賦能帶到千行百業。毋庸置疑,5G將創造出難以估量的社會價值與跨時代意義。而以中國電信爲代表的電信運營商,值此之時肩負起網絡強國的重要使命,亦會在企業轉型、產業革新、乃至時代躍遷的畫卷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